宁夏银川市北方民族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度(上)高二月考(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400字。
2022-2023学年度(上)高二月考(一)
语 文
分值: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命题人:
一.选择题(共6小题,18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荤腥(hūn) 辖制(xiá) 迤逦(yǐ lǐ) 促狭鬼(jiá)
B. 祈祷(qí) 难堪(kān) 怂恿(sǒng) 央浼(miǎn)
C. 讥诮(qiào) 怔怔(zhèng) 撮合(cuō) 安然无恙(yàng)
D. 滑稽(jī) 搓手(cuō) 憎恶(zèng) 赍发(jī)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促狭鬼”的“狭”应读“xiá”。
B.“央浼”的“浼”应读“měi”。
D.“憎恶”的“憎”应读“zēng”。
故选C。
2. 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眄庭柯以怡颜 B. 置杯焉则胶
C. 志怪者也 D. 或棹孤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怡:使动用法,愉快,使愉快。句意: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
B.胶:着地。没有词类活用。句意: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就会被粘住。
C.志:名词作动词,记载。句意: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
D.棹:名词作动词,用桨划。句意:有时划着一条小船。
故选B。
3. 下列各句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复驾言兮焉求 B. 去以六月息者也
C.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 而莫之夭阏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复驾言兮求焉。句意: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
B.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六月息去者也”。句意:乘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C.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为胡乎遑遑欲之何。句意: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
D.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而莫夭阏之。句意:而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它了。
故选B。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①尝从人事 ②奚惆怅而独悲 ③怒而飞
④腹犹果然 ⑤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⑥于时风波未静
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④⑥ C. ②③⑤⑥ D. ③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关于工作人员 录用,培养,调 配,奖罚等工作。句意:过去为官做事。
②惆怅:古今同义,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句意:又何必怅惘而独自悲戚呢?
③怒:古义,奋起的样子;今义,生气、气愤。句意: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
④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句意: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
⑤举世:古今同义,都是指整个世上。句意:世上所有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
⑥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句意: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
②⑤不是古今异义词。
故选B。
5.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犹望一稔 B. 辩乎荣辱之境 C. 而征一国者 D. 汤之问棘也是已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无通假字。一稔(rěn),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句意:只再等上一年。
B.“辩”通“辨”,辨别、区分。句意:辨明荣辱的界限。
C.“而”通“能”,能力。句意:能力能够取得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