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上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0/10 21:44: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200字。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
  ①本篇课文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以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依据,来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②学习这篇文章时,要结合《孟子》中的相关论述,并结合自身经验和现实生活,探究孟子论断是否有充分的合理性。同时,还要注意文章在论述道理方面的巧妙之处,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以及语言上的独特精妙之处。
  1.了解孟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孟子》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课文。
  3.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4.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
  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
  情景导入
  “读《论语》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易中天《读孔得仁,读孟得义》
  今天,让我再度走近孟子,学习这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环节一:知人论世
  1.了解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2.时代背景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互相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割据混战的局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在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下,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孟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到过梁(即魏)、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