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练习题1
- 资源简介:
约4640字。
庖丁解牛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膝之所踦(qǐ) 砉然向然(huā) 奏刀 然(huō)
B.莫不中音(zhòng) 技经肯綮(qìng) 新发于硎(xíng)
C.怵然为戒(shù) 謋然已解(huò) 踌躇满志(chóu)
D.足之所履(lǚ) 庖丁解牛(báo) 游刃有余(rèn)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中《经首》之会 会:意思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遇:接触
C.族庖月更刀,折也 族:众
D.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散落,卸落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B.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C.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D.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技盖至此乎 ②进乎技矣
B.①虽然,每至于族 ②怵然为戒
C.①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②合于《桑林》之舞
D.①始臣之解牛之时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
5.下列对文章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庖丁解牛》论理深刻透彻,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先说“所好者道也”,提纲挈领;然后具体分述解牛经过的三个阶段: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着,最终的顿悟;最后,借文惠君之口,揭示养生的道理。
B.文章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触”“倚”“履”“踦”四个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比拟庖丁进刀“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有形有声有态;解牛结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怡然自得的神态跃然纸上。
C.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强调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其二,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尊重规律;其三,谨慎小心,收藏锋芒,“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D.《庖丁解牛》阐明了庄子的养生之道。其主观意图是告诉人们要顺其自然,像庖丁那样避开矛盾;客观上告诉人们,只有反复实践,积累经验,才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10题。
庄 子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