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课后习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9900字。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 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 烛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B.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C.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D.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答案:A
解析:A项是比喻,其余是拟人。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美感作为一种感觉,是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不能超脱的诗人,总是执着于某些特殊的对象。他们的心灵固结在美感上, 。 , , 。 , 。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最大的祸害莫过于执着于某些特殊的对象了。
①他们不能成为美感的主人
②他们的美感又固结在这些特殊的对象上
③美感就失去寄托
④反而让美感受对象的役使
⑤心灵就会遭受致命的打击
⑥一旦丧失这些对象
A.②⑥③⑤①④ B.②③⑥④①⑤
C.⑤②①④⑥③ D.⑤①④②③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排序,可采用比较选项法。比较②⑤两句,②句可与前文构成辩证分析的关系,这样就可排除C项和D项;第二个横线处,填入第⑥句,紧承第②句中的“特殊的对象”;接着从假设的角度引出“丧失这些对象”的后果即③句。据此可以确定答案。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好的文艺作品能触动人的灵魂,具有润物无声、 的渗透力量;好的文艺作品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广大文艺工作者应有 的精神追求,努力创作出一批批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作品,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确保中华文化 。
A.潜移默化 精益求精 绵延不绝
B.耳濡目染 锦上添花 不绝如缕
C.耳濡目染 精益求精 绵延不绝
D.潜移默化 锦上添花 不绝如缕
答案:A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此处与“润物无声”共同形容“渗透力量”,应用“潜移默化”。“精益求精”,指好了还求更好。“锦上添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一般不做定语。“绵延不绝”,形容连接不断,合乎语境。“不绝如缕”,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合语境。
4.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写句子。
比喻之花开在了李白的眼中,他便看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观; , ; , 。
答案示例:比喻之花开在了东坡居士的手下 他便写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佳句 比喻之花开在了南唐后主的心中 他便吟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绝唱
解析:从所给的示例看,要写的语句必须引用含有比喻的诗句,并指明这句诗的作者和描述的对象。符合这个意思即可。
二、现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7题。
炉 中 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920年1、2月间作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诗句中的“殷勤”是“殷切”的意思,写祖国对诗人的关爱。“我不辜负你的殷勤”是说诗人热爱祖国,愿报国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