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3300字。
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诗歌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时代的变化,首先从语言的变化开始。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诗歌对时代之变最为敏感,可以察觉到语言细微的新变化。中国的现代性,就是从新诗革命开始的。新诗本身就是中国现代性的象征,肩负着中国现代文明的开拓重任和象征意义。可以说,诗歌维新,是新诗的特质。
②新时代诗歌更是如此,新时代诗歌处于两个大变局之中: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世界文明秩序和文化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新诗将会在新的世界诗歌版图中获得应有的地位,二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崛起之势,将全面唤醒中国文化和中国新诗的创造性力量。这两个大变局决定中国新诗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刻。在此时刻,尤其需要强调创新。新诗就是创新的产物创新,是中国文化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是中国文明历数千年而不衰的根本动力和原因。
③新时代诗歌十年(2012~2022年),值得注意的新气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④第一是主题写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诗歌过于个人化、碎片化,主题写作是一种重建总体性的努力。主题写作是世界诗歌写作的一个主潮,包括惠特曼的《草叶集》、艾略特的《荒原》等等。因为中国特殊的情况,诗歌写作的碎片化比较严重,中国新诗起源之后遭遇变数太多,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遇到解构主义思潮,一切都被颠覆打碎了,所以,主题写作是一种诗歌的深化和升华。
⑤第二是生态写作或者说自然写作。环境发生大变化的时代,生态诗歌写作,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生态保护的主题,同时也是展现新的世界观、新的宇宙观的途径。每个新的时代的开始都有新的宇宙观出现,载人航天等拓宽了人类视野。屈原的《天问》、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郭沫若的《女神》等,都是新的时代对世界全新的感受、新的宇宙观出现的征兆。新时代需要我们重新理解世界、天下、宇宙,诗歌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⑥第三是女性写作。去年英国《卫报》根据大数据统计,目前无论是年度畅销榜名单、各大获奖名单还是文学新人名单,女性作家都逐渐占主导地位。新时代诗歌也有这种趋势,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男女更加平等化等因素,女性写作势头上升。《诗刊》先后推出青年女诗人专辑、北京大学女诗人专辑,显示了一种趋势。女性诗歌也正在形成由“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等女诗人构成的诗歌谱系。
⑦第四是青春写作。青春写作是永恒的话题,特别对中国来说,中国现代性形象就是青春形象。学者宋明炜认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李大钊的《青春中华之创造》等文章中,都有类似思想,强调“个人有个人之青春,国家有国家之青春”。青春成为了中国现代性的最主要的形象。《诗刊》社的“青春诗会”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它代表一种创新、一种希望和一种未来。新诗的主角是青年,具有更自由开放的精神和新时空观、新天下观的青年。新诗现代性仍然在成长之中,新时代诗歌也是如此。
⑧诗歌维新,从新诗革命到新中国,从新时期到新时代,中国现代性正在进行之中,中国现代化新征程正在全面开启,新时代诗歌应该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创造文明的新形态。这是中国诗人的历史责任和光辉使命。
(摘编自李少君《诗歌维新:新诗、新时代与新气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时代诗歌处于新的世界诗歌版图已然形成和中华民族正在复兴崛起这两大变局中。
B.创新对于中国新诗、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明都至关重要,创新是新时代诗歌的本质。
C.新时代诗歌的主题写作是1980年以来对于个人化、碎片化诗歌写作的深化和升华。
D.女性写作呈上升趋势成为新时代诗歌十年的一个新气象,女性诗歌谱系正逐渐形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由诗歌与文明的关系提出新诗对于中国现代文明的意义,进而引出论题。
B.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结构,分论部分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两个方面呈对比关系。
C.文章第⑦段论证青春写作是永恒的话题时,引述学者宋明炜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D.最后一段呼应开头,并指出在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中中国诗人的历史责任和光辉使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语言的最高形式,诗歌可以敏锐觉察到时代的变化,可以参与并推动文明的发展。
B.新时代诗歌之“新气象”,体现在主题写作、生态写作、女性写作、青春写作等多个方面。
C.新时代诗歌创作树立了新的宇宙观,诗歌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世界、天下和宇宙。
D.具有更自由开放的精神和新时空观、新天下观的青年是新诗的主角,其形象彰显中国现代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职业教育指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综合素质而实施的教育活动,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2015~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40%提升至56%。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也持续增长。但从人才培养结构来看,相比职业教育体系较发达的美国、德国,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向社会输送的研究型人才较多,应用型人才供给不足,人才培养结构失衡严重。数据显示,现阶段中国、德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