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8180字。
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检测
语文试题 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望过去,历史剧不仅在戏曲创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曾一度辉煌。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王仁杰等为代表的福建史剧的勃兴更是彰显了新编历史剧的磅礴之气。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几年来,戏曲界越来越重视现代戏特别是现实题材现代戏的创作与演出。历史剧的数量和质量都呈现出不可与改革开放初期相媲美的“瓶颈”现象。艺术发展离不开百花齐放的环境,不能少了竞相争春的劲头。这就需要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尤其是评论者去审视在断的历史语境中历史剧的新动向,并分析可能带来的新的艺术潮流戒艺术隐患。
近年来创作和演出的历史剧尽管整体上不是很多,但更加注重人文意蕴的审美表达。王新生创作的京剧《游百川》,既注重戏剧结构、戏剧冲突的铺陈与营造,也注重人物塑造时的内外对比,特别是用唱段的方式去抒发人物的情感波澜与内心独白时,渗透了浓浓的人文情怀,使得游百川的士大夫身份、文人心态以及执拗又挚诚的性格跃然纸上,立在舞台上的“人”也便显得更加饱满和丰厚。
历史剧有“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文本定位,新世纪的历史剧在舞台表达上则一直在不断调整以造应快节奏生活中的观众诉求。大舞台上的历史剧,越来越注重表、导、演、服、道、化的整体美,灯光的语汇呈现、环境烘托更是当下戏曲舞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 年岁末,中国评剧院对38年前郑怀兴端剧的《新亭泪)进行了改编,特别观照了都市观众特别是年青一代戏剧观众的观剧情绪,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美的传递。与大剧场相呼应的另一种艺术空间是小剧场,小剧场在历史剧的呈现中往往汲取一个核心要素进行重新演绎,但是它类型更加丰富,调动的艺术元素切入的艺术视角、聚焦的艺术核心、追求的艺术效果也更加独特、现代、创新和完整。如2019年第六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中,豫剧《南华经》等以全新的视角演绎了艺术经典,这种创新在人文意蕴和审美呈现上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观剧体验和艺术思考。
新世纪的历史剧善于运用剧种特色来进行有效阐释。中国传统戏曲与国外戏剧的最大不同,是剧种的差别。中国的戏曲艺术是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武术等多种艺术元素而形成的综合的艺术样式,其创作规律必然遵循诸艺术门类的艺术规律与艺术法则。因此,中国戏曲艺术本身拥有着综合而多面的审美价值,不同剧种的逐渐形成与发展正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且不说南北有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省甚至同一个县,剧种的艺术差异也是十分鲜明的。
当然,这些所谓的新动向,并非为历史剧所独有。事实上,在戏曲这种艺术样式的内部,现代戏、传统戏、历史剧都只是“类型”的区别,好坏高低不在于次个剧目属于哪一类,而在于艺术质量、艺术表达与艺术品位。新的历史语境中,历史剧更加注重思想性、时代性和剧种特色,这是艺术从业者的一种艺术自觉。有很多可以期待的新理念新方法新领成和新维度将会被拓展和运用。
(摘编自景俊美《历史剧当注重人文意蕴的审美表达》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戏曲创作来说,历史剧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其现状确实不容乐观,值得深思。
B. 京剧《游百川》用唱段的方式抒发人物情感,因而塑造的人物形象既饱满又丰厚。
C. 小剧场历史剧在调动艺术元素等方面更加独特、现代,终将取代大舞台上的历史剧。
D. 当下历史刚虽然数量较少,但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这是它优于现代戏传统戏的地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从时间角度,写了历史剧的过去与现在的情况,并借此提出了中心论题,
B. 《新亭泪》与号《南华经》之例论述了新世纪的历史剧应不断调整以响应新的观剧诉求。
C. 文章从剧种差别的角度阐述了新世纪的历史剧善于运用剧种特色来进行有效阐释。
D. 文章按总分结构来组织论述,主体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历史剧在新时期的动向。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新编历史剧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相当突出,而福建史剧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B. 无论是大舞台上的历史剧还是小剧场上的历史剧。为了适应当前观众诉求,都正在努力从舞台表达上做出改变。
C. 中国戏曲艺术能够结合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是因为它本身拥有综合而多面的审美价值。
D. 当前,艺术从业者在历史剧的编写上更注重思想性、时代性和剧种特色,拓展与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领域和新维度。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
B项,“用唱段的方式抒发人物情感,因而塑造的人物形象既饱满又丰厚”因果不当,原文“塑造的人物形象既饱满又丰厚”是因为“渗透了浓浓的人文情怀”。
C项,“终将取代大舞台上的历史剧”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小剧场在历史剧的呈现中往往汲取一个核心要素进行重新演绎,但是它类型更加丰富,调动的艺术元素切入的艺术视角、聚焦的艺术核心、追求的艺术效果也更加独特、现代、创新和完整”,没有取代大舞台历史剧的意思。
D项,“这是它优于现代戏、传统戏的地方”说法错误,原文说“这些所谓的新动向,并非为历史剧所独有”。
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庆祝中国首届农民丰收节的成立,全国各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丰收庆典活动,而在黑龙江省闫家岗农场的丰收节上,却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这些新农人,来自祖国的30多个省份。
他们的新,“新” 在通过CSA社群支持农业的订单农业模式,与传统农民重建供求合约关系,解决了农民种稻难、卖稻难、价格低,而消费者吃不到、吃的差、价格高的问题,他们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运用互联网工具和思维,发挥农业服务中的市场营销推广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