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插秧歌》课时作业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9/19 16:33: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510字。

  第6课 芣苢 插秧歌
  芣苢
  基础积累练进阶训练第一层
  一、基础清单化预练
  1.读准字音。
  ①芣苢(  )(  )    ②掇(  )
  ③捋(  )    ④袺(  )
  ⑤襭(  )    ⑥兜鍪(  )(  )
  ⑦胛(  )    ⑧渠(  )
  ⑨半霎(  )    ⑩莳(   )
  ⑪匝(  )
  2.解释加点词语意思。
  采采(    )芣苢,薄言(    )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    )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    )之。采采芣苢,薄言捋(    )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    )之。采采芣苢,薄言襭(    )之。
  二、语基习题化细练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言掇之  掇:拾取,摘取
  B.薄言捋之    捋:用手大把地摘取
  C.薄言袺之    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D.薄言襭之    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4.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①织布 ②插秧 ③车水 ④打稻
  B.①织布 ②车水 ③插秧 ④打稻
  C.①打稻 ②插秧 ③车水 ④织布
  D.①打稻 ②车水 ③插秧 ④织布
  5.根据语境,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诗经》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故乡。      。      ,      ;但《诗经》的传唱,使原本遥远的地域变得可以想象,可以亲切感知。      。因此说,      。
  ①这当然不利于人们建立地理意义上的“天下”的概念
  ②春秋战国时期,乃至更早,《诗经》就为凝聚我们的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③在当时,由于相距遥远,交通不便,普通人的旅行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④《诗经》在当时各国之间,缔造了宝贵的文化亲缘
  ⑤齐国的海、宋国的河,秦、晋的高山,他乡丰富的物产、奇异的风情,都因《诗经》的描绘而进入人们的视野
  A.④③①⑤②    B.②③①⑤④
  C.④③⑤①②    D.②③①④⑤
  6.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