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百家讲坛》节目:鲁迅系列(四)《重出江湖》。时长42分19秒。
主讲人简介:
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现代小说与武侠小说,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著作有《北大往事》《47楼207》《黑色的孤独》《口号万岁》《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等。
内容简介:
鲁迅在学医期间就萌生了济世救苦的思想,弃医从文后投身新文化运动,试图在精神上唤醒沉睡的国人。1912年鲁迅来到了北京在教育部任职。直到1919年11月,鲁迅都居住在北京的绍兴会馆,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等发动护国战争。1916年护国战争节节胜利,各省纷纷独立。袁世凯病亡。1917年,张勋拥立溥仪复辟失败,段祺瑞趁机执政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开始发动护法战争,1918年护法战争失败。刚刚推翻封建君主制的中国就是这样又陷入了连年的动乱中。目睹了一次又一次革命的失败,鲁迅越发感到中国前景的迷茫甚至绝望。在北京生活的七年中,鲁迅始终靠抄录佛学典籍、研究古碑拓片来打发百无聊赖的日子,并借此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自己尽量远离那喧嚣动荡的尘世。就像他在《自嘲》中写的那样――“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那么,是谁扰乱了鲁迅悠闲的生活?这位高人又动用了哪些攻心策略,让鲁迅在休眠中惊醒过来?谁鼓动他重出江湖、振臂挥笔继续呐喊?北京大学副教授孔庆东解读呐喊、帮您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