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学设计32
- 资源简介:
约5380字。
5 孔乙己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小说,了解小说的结构层次,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了解小说的结构。
2.研读描写人物的语句,通过分析神态、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受社会摧残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蕴。(板书课题)
??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是课堂导入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环节通过特定的情境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对孔乙己的好奇心进入新课,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
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
1.作者简介。
作者 鲁迅 生卒年 1881—1936 原名 周树人 字 豫才 籍贯 浙江
绍兴
评价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誉为“民族魂”。
作品风格 语言凝练简洁,文白夹杂;具有鲜明的批判色彩。
代表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等。
2.文体知识。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
情节 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
环境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以及景物,用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等;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3.字音字形。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
荤菜(hūn) shì(侍)候
绰号(chuò) 伤疤(bā)
笔砚(yàn) 惋惜(wǎnxī)
夹袄(ǎo) 乱蓬蓬(pénɡ)
唠唠叨叨(láo) 不屑zhì(置)辩 羼水(chàn) 蘸(zhàn)
荐头(jiàn) 颓唐(tuí)
大抵(dǐ) 门槛(kǎn)
kěn(恳)求 附和(hè)
阔chuò(绰) 茴香(huí)
设计思路??
本环节意在通过检查预习的形式,引导学生识记本课的文常知识,积累本课重点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感知人物。
(大屏幕出示以下几个问题,并播放本课朗读音频)
(1)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你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写到的人物有伙计“我”、掌柜、孔乙己、短衣帮顾客、邻居孩子。
主人公是孔乙己。
(2)文章围绕主人公叙写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