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现代诗歌阅读分析技巧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9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9/9 22:10: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1930字。

  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现代诗歌阅读-分析技巧
  1.下列对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化用了《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的典故,诗人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建业的雄心。
  B.《梦游天姥吟留别》在构思和表现手法方面,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它完全突破了一般送别、留别诗的惜别伤离的老套,而是借留别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
  C.《立在地球边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2.下列选项中,对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多种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
  B.《沁园春•长沙》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C.《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红烛》在诗的每一节都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多次发问,形成层层推进的抒情层次,酣畅淋漓地歌颂了红烛为实现理想而勇于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3.读下面这首诗,并回答问题:
  新月       何其芳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
  A.拟人 B.环境描写 C.想象 D.对比
  4.下列选项中,对诗歌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阕的抒情乐章。
  B.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创作于1962年,完成于1983年,这一跨度在诗中通过“雄鹰、雪豹”到“蜘蛛”的意象变化得以体现,并喻示了诗人从一个“英雄”的年代大步跨入了一个真正的“人”的年代。
  C.《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力”字多次出现,以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5.下列有关课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汉末至南朝宋初的著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