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6道题,约6800个字。
2006年鳌江三中语文中考模拟考试卷
一、书写(全卷书写3分;第1题3分,共6分)
1.将下面句子抄写在答题卷相应的格子里。(要求:正确、端正、整齐)
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浩瀚无涯。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第2题15分,每横线1分;其余每题3分,共30分)
2.填空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
(2)___________▲________ ,山色空蒙雨亦奇。
(3)月落乌啼霜满天, ▲ 。
(4)纸上得来终觉浅, ▲ 。
(5)朔气传金柝, ▲ 。
(6) ▲ ,白发谁家翁媪。
(7)月上柳梢头, ▲ 。
(8)而或长烟一空, ▲ ,浮光跃金,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9)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 ▲ , ▲ ,故逐之。
(10)走过四季,文人的笔下总有优美的章句吟诵着对四季景致的感悟与赞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胜似绘画的一句“天街小雨润如酥, ▲ ”,绘出春草的萌发;《爱莲说》中富有哲理的一句“ ▲ , ▲ ”,赞出夏荷的高洁;《水调歌头》中满含慰藉的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吟出秋月的祝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借写春花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 ▲ ”,比出冬雪的美丽。
3、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毗邻(bí) 恬静(tián) 破绽(dìng) 秉烛夜谈(bǐn)
B、翌晨(lì) 丰腴(yú) 枢纽(qū) 沧海一粟(shù)
C、别墅(shù) 肇事(zhào) 澎湃(pài) 好高骛远(wù)
D、鞭笞(chī) 棱角(líng) 贮藏(zhù) 不无裨益(bēi)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开展“创建卫生城市”的活动后,随地吐痰的现象比过去进步了。
B、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享用清洁的空气和拥有纯净的水源。
C、武警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道路快速前进。
D、经过老师的耐收教育之后,使全班同学增强了关心集体的自觉性。
5、阅读杜甫的《春望》,选出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安危的时刻牵挂。
B.颔联写诗人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都是为了表达他感时伤世的情怀。
C.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眼前却呈现出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的景象。
D.尾联说诗人白发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足见他衰老得很快,而这又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6、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展示了18副独具地方特色的春联。例如:
北京上联: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 上海下联:一江两岸,世博靓中城。
请从以下两个材料中任选一个,找出适当词句,对出下联。(3分)
材料(1)江苏:登临苏州虎丘塔,观赏天下最美的园林。
材料(2)湖南:凭靠在岳阳楼上,纵览洞庭湖风光。
浙江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
▲ 下联: ▲ , ▲ 。
7、(3分)“体育有无必要参加中考”,向来是学生们议论的话题,至今争论不休,意见难以统一。下面是甲方同学的一段辩词:
体育作为中考科目,完全多此一举:其一,体育仅占35分,可同学们为了这点分数,付出了很多锻炼时间,大大影响了其它学科的学习。其二,体育中考成绩对于升学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拿到满分,要么提高标准,增加区分度,否则不如不考。
如果你是乙方的主辩,你怎样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表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
▲
▲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第8题至18题
(一)钢铁是“恨”出来的吗?(15分)
①陶宏开,是时下的一个新闻人物。这位美籍社会学家、华中师大特聘教授,从2004年7月起,在武汉发起了挽救上网成瘾青少年行动,至今已在全国近20个省市开展起来,挽救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