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 资源简介:
约3000字。 16 散文二篇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
2 .品味赏析,学习欲扬先抑和层层深入地阐述道理的写作方法。
3.感悟作者的生活态度,明确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1.赏析,学习从生活经历谈起,表达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的写法。
2.感悟作者的生活态度,明确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课时安排:
2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资料助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展示:
第一课时
《永久的生命》
一、新课导入
生命,是人类永远也解不开的迷。时间过得很快,一个人活在世上的时间是有限的。那么,生命怎样才能永久呢?这节课,我们就到《永久的生命》中去寻找答案。
二、走进课文
(一)资料助读(展示课前预习)
1.了解作家作品。2.写作背景。
(二)初读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
1.本文对生命永久这一问题进行总结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明确】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2.请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并概括各部分内容要点。
【明确】
第一部分(1):谈生命的易逝。
第二部分(2-3):谈生命的永久。
第三部分(4-5):高唱生命的赞歌。
(三)重点研读
任务一:本文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这是运用了什么写法?
【交流展示】开始作者就告诉我们“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它们既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这是无奈的,显示出作者悲观、消沉的情绪。接着作者说“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我们没有时间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感谢生命的奇迹”“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作者的感情由悲观变为乐观,而且逐渐增强,以至于高唱生命的赞歌。
这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表面上看作者一开始的感情是悲观失望的,其实这不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因为,岁月的流逝,青春的一去不复返,是我们每个个体生命客观存在。作者主要想告诉我的是:“生命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的繁殖者,蔓延着,随处宣誓他的快乐和威势。”、“我们要赞美生命”统观全文作者的感情是乐观的、激昂的。
任务二: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也称哲理散文),表达了“生命永久”这一观点。而文章开头一段却说“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似乎与文章观点相互矛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不矛盾。时光一去不返是指个人生命有限,这是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这样写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务三:品味语言,按要求回答问题。
1.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用“地面上的小草”象征什么?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象征生命身身的伟大;象征生命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的生命。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时,合起来却是永久。(“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分开来”指生命的个体。“合起来”指整个人类的生命长河。从“个体”和“整体”两个方面阐述对生命“永久”的理解,使论述全面,有说服力。
3.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生命在“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看似矛盾,却富有哲理。请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这样写,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表露出作者感谢生命,并以自己的全部热情回报生命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学了本文,相信你对“生命”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请以“生命是……”开头,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先动笔写一写,再动口说一说。教师引导全班评价。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让我们珍爱生命,让生命绽放美丽的色彩。
(四)课堂板书
永久的生命
第一部分(1):谈生命的易逝。
第二部分(2-3):谈生命的永久。
第三部分(4-5):高唱生命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