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综合素质检测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8/22 8:07: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160字。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污涩(sè)    怂恿(sǒng)    拈轻怕重     惊慌失错
  B.怅然(chàng) 蜷伏(juǎn)    麻木不仁    畏罪潜逃
  C.虐待(nüè)   懒惰(duò)     见异思迁    刨根问底
  D.嗔怪(chēn)  蹒跚(pán)     莫不关心    沉默寡言
  2.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3分)
  巍巍华夏,一个诗词的国度。五千的的灿烂文化如         的星空,而唐诗宋词,就是这星里最         的那颗,积淀着中华文化的灵性与精华。唐诗宋词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而        ,代表着高品位的文化趣味。
  A.①漫无边际   ②金碧辉煌     ③经久不衰
  B.①漫无边际   ②璀璨夺目     ③经久不息
  C.①浩瀚无边   ②璀璨夺目     ③经久不衰
  D.①浩瀚无边   ②金碧辉煌     ③经久不息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桑蚕织丝业的国家,自古就有“东方丝国”的美称。
  B.北宋后期,扬州高邮大词人秦观所著的《蚕书》,是最早我国现存的一本蚕业专著。
  C.目前,我国约20多个省份的农村都开展了桑蚕养殖。
  D.小小的桑蚕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开创了一条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非常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交流通道——丝绸之路,更是服装材料的改变。
  4.“需要的情况下”这句话是从下面的语段中抽出来的,若还原的话,放哪一处最恰当?(   )(3分)
  窃听是间谍搜集情报最古老的手段,也是现代特工必学教程。[甲]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发明了人类最早的“窃听器”——听瓮。[乙]听瓮,其实就是一种口小腹大的罐子。使用时将听瓮正放埋在地下,瓮口与地面相平,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有侦测需要时,侧耳伏在上面,“听”出周边的动静。[丙]则直接让专业情报人员坐于瓮中,听辨声响,这叫“罂听”。[丁]为了减少情报失误,常会培训盲人来执行“听”任务。盲人视力不行,但听力往往超强。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面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家”和“舍”是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的谦辞。
  B.“孤”“寡”和“天子”是古代帝王的自谦辞。
  C.“令尊”“尊君”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子”是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D.“相公”旧称成年男子,也是妻子对丈夫的敬称。
  6.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依照你的理解,完成填空。(共4分,每空1分)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写江南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又和故人重逢的句子是“                ,                。”
  (2)身在异地他乡,听到家乡熟悉的芦笛声,思乡之情便袭上心头。这令我们想起了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诗句:“               ,                 。”
  7.综合运用(6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