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四季》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5150字。
第3课《雨的四季》
学习目标
1.研读文章,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感受画面之美。
2.品味诗化的语言,感受想象和联想的魅力。
3.体会文章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雨是沟通天地的美丽使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潇洒俊逸、风情万种的雨的世界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花苞( ) 彩棱镜( ) 静谧( )高邈( ) 莅临( ) 吝啬( )淅( )淅沥( )沥 咄咄逼人( ) 池畦( )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静谧: 。高邈: 。
莅临: 。吝啬: 。
粗犷: 。淅淅沥沥: 。
咄咄逼人: 。迫不及待: 。
3.作者简介
刘湛秋,1935生于安徽芜湖,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其作品清新空灵,被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代表作有《雨的四季》《随便为自己找个座位》《中国的土地》等。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学生大声读课文,对文章圈点勾画,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文章的内容。
1.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
2.请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段落大意。
答:
3.这四幅雨景图你最喜欢哪一幅?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答:
(二)深层探究
作者抓住雨在四季中不同的特征,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四季的雨人格化了。请你说说作者把四季的雨比作了什么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三)语言品析
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答:
(四)技法赏析
作者能把《雨的四季》写得打动人心的原因有哪些?
答:
(五)课堂小结
有人说每个人不一定要成为诗人,但每个人可以诗意地活着。但我要说,没有一颗鲜活灵动的心,没有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是无法进入那诗意的境界的。所以,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时,只要用心观察自然,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美!
四、拓展延伸
请你抓住某个景物的特征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答:
五,同步小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娇媚(mèi) 甘露(lù) 斗笠(lì) B.粗犷(kuànɡ) 一脉(mài) 绿茵茵(yīn)
C.冷冽(liè) 诱惑(huò) 彩棱镜(línɡ) D.浆汁(jiānɡ) 草垛(duò) 咄咄逼人(chū)
2.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1)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