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知识梳理及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8/8 20:35: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030字。

  第六单元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知识梳理及浏览题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一、创作背景: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809年(元和四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当时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当时仅17岁。
  此诗写一位激昂慷慨、逆境奋战、誓死疆场的英雄。诗以热烈的礼赞和深沉追念的心情,塑造出一个十分具体而动人的英雄人物形象,格调浓丽而壮烈。以“报君黄金台上意”作结,反映了作者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但又得不到赏识的一种“英雄无用”的悲哀。
  二、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三、词语注释:
  (1)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郡名,现在山西大同东北一带。
  (2)摧:毁坏。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临危形势。
  (3)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
  (4)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鳞片。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5)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6)塞上燕脂凝夜紫:晚霞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一样凝成,夜色中浓艳得近似紫色。
  (7)塞上:亦有版本写作“塞土”。[1]
  (8)燕脂:现在写作胭脂,一种红色化妆品。这里形容战场上战士的鲜血。 
  (9)临:抵达。
  (10)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
  (11)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12)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13)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聘人才、招揽隐士。
  (14)玉龙:指一种珍贵的宝剑,这里代指剑。
  (15)君:君王。
  四、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近,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
  夜色中,塞上泥土中鲜血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