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训练:分析信息,归纳要点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8/4 11:11: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930字。

  高考语文文言文训练第一讲-分析信息,归纳要点
  1.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声赋》是作者晚年所作。虽仕途已入顺境,但长期的政治斗争也使他看到了世事的复杂,逐渐淡于名利。秋在古代也是肃杀的象征,一切生命都在秋天终止。作者的心情也因为屡次遭贬而郁闷,但他也借秋声告诫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应自我反省。
  B.《送李愿归盘谷序》本文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800年,韩愈来长安求官,一直未能如愿。他心情沉重,牢骚满腹,借写这篇临别赠言来吐露他的抑郁心情,表达他对官场丑恶的憎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文章主旨,是通过对李愿归隐盘谷的叙述间接表现出来的。
  C.《祭十二郎文》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亲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
  D.《种树郭橐驼传》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2.下面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秦王的奏疏,从“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角度来分析阐明逐客之害,劝谏秦王撤销逐客令。文章劝谏角度巧妙,站位高远,其中体现的培养人才、立德树人等政治主张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B.《说“木叶”》开篇旁征博引,凸显“木叶”为诗人们所钟爱的形象;进而阐述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一是含有落叶的因素,二是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C.魏征洞察到唐太宗逐渐滋长的贪图享乐、喜好骄奢的思想,犯颜直谏。《谏太宗十思疏》以劝谏太宗“十思”为主要内容,如高山流水,势贯始终,论证环环相连,无懈可击;通篇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D.《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都是演讲,语言通俗明快;他们所讲的内容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语调庄重,充满力量。
  3.如果古文中的人物能建立朋友圈,且不考虑年代差异,王安石将《答司马谏议书》发在朋友圈后,列表里最有可能给他点赞的是(     )
  A.子路 B.郭橐驼 C.庖丁 D.魏征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赵离字公才,邛州依政人。第进士,为汾州司法参军。郭逵宣抚陕西,辟掌机宜文字。种谔擅纳绥州降人数万,朝廷以其生事,议诛谔,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