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教案11
- 资源简介:
约5800字。
卫风.氓
《诗经》
教学目标
1.查找资料,掌握《诗经》有关的文学常识。
2.梳理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过程,分析人物形象。
3.品味诗歌语言,掌握赋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1.梳理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过程,分析人物形象。
2.品味诗歌语言,掌握赋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文化常识】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诗经》也是我国_现实_主义诗歌的源头,(《楚辞》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源头)它首创的比兴艺术手法和写实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 “雅” “颂” 三部分,按表现手法可分为“赋” “比” “兴” 三类,这六要素合称为《诗经》的六义。
③《诗经》的六义阐释:
风: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共15国风, 160篇。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雅: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又分大雅和小雅。大雅 31,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用于贵族宴飨。
颂:统治阶级宗庙祭祀舞曲歌辞,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陈述铺叙.
比:以彼物比此物。 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即借助他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④《诗经》自汉代被奉为儒家经典。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是指《论语》《孟子》 《大学》 《中庸》,“五经”是指《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一、诵读:正音,释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贸:交易。抱布贸丝是以物易物。
匪(fēi),通“非”。即,走近,靠近。谋,商量。
愆(qiān):过失,过错,这里指延误。
将(qiāng):愿,请。无:通“毋”,不要。
乘:登上。垝(guǐ)垣(yuán):倒塌的墙壁。垝,倒塌。垣,墙壁。
复关:卫国地名,指“氓”所居之地。一说指回来的车,“关”为车厢板。一说“复”是关名。
涕:眼泪。涟涟:涕泪下流貌。
载(zài):动词词头,助词,无义。
尔卜尔筮(shì):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叫做“卜”。用蓍草占卦叫做“筮”。
体:指龟兆和卦兆,即卜筮的结果。无咎(jiù)言:就是无凶卦。咎,不吉利,灾祸。
贿:财物,指嫁妆,妆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