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同步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7/31 15:33: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970字。

  6.2插秧歌—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时训练
  1.下列对《插秧歌》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颔联中“雨从头上湿到胛”写出雨势之猛,表现出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B.本诗的颈联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样,都表现了农民抢抓农时忘我劳动的心理。
  C.诗歌最后两句极富生活气息,“照管鹅儿与雏鸭”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
  D.全诗生动地描绘了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表现了农家的勤劳、艰辛和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辛苦的同情。
  2.1.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     采采:茂盛的样子
  B.薄言掇之     掇:拾取,摘取
  C.雨从头上湿到胛     胛:肩胛
  D.唤渠朝餐歇半霎     渠:渠水
  3.下列诗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B.田夫/抛秧/田妇/接
  C.雨从/头上湿/到胛
  D.低头/折腰/只/不答
  4.下列诗句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莒,薄言采之
  B.笠是兜鍪蓑是甲
  C.雨从头上湿到胛
  D.照管鹅儿与雏鸭
  5.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B.《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称为《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
  C.“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艺”。
  D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号“诚斋”,人称“诚斋先生”。
  6.下列对本课两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中的“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之”是代词,代指芣苢。
  B.《茉苢》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其中只有动词的变化,其他并没有什么不同。
  C.《插秧歌》的颔联通过对环境的刻画,写出了劳动的紧张与艰辛。
  D.《插秧歌》的尾联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写出了农事的繁杂与农家的勤劳。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