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突破:古诗的语言风格
- 资源简介:
约14880字。
古诗的语言风格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蝶 恋 花 苏 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在词史上,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但在这首词中,作者把两种风格融合在一起。请你结合此词上阕的内容作简要的赏析。
2.作者平时所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请你结合此词下阕的内容分析作者采用何种表达技巧体现这一艺术特色的。
3.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木兰花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①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攲②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③。
【注】①鱼沉: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鱼沉,谓无人传言。②攲:古通“倚”,斜,倾。③烬:火烧剩余之物,此指灯花。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
B.“渐行渐远渐无书”,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迫寻爱人的足迹。
C.五、六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风竹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
D.本词笔调细腻委婉,语言典雅,感情奔放;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籍,雅俗兼备。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感遇
陈子昂
苍苍丁零①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②何摧兀③,暴骨无全躯。
黄沙漠南④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注】①丁零:古代的少数民族,汉代臣属匈奴,游牧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地,唐时称回纥。②亭堠:边境守望的城堡。③摧兀:险峻貌。④漠南:蒙古大沙漠以南,即今内蒙古一带。
请简要概括本诗的语言特色,并举例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浑将军出塞(节选)
高适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