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结合教材学写微作文等4份
- 资源简介:
高考作文备考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专题解读:排比修辞.docx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二元关系之德与才、名与才.docx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结合教材学写微作文.docx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的写作 讲与练.docx
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的写作 讲与练
讲写法
漫画往往是从当前时事或生活事态中取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它常常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歌颂(多以讽刺为主)某些人或事,使观赏者从漫画中得到启迪。这就决定了漫画作文相比于其他形式的作文,多了一份观其形、味其意、醒其理的感性思维。要想读懂漫画,一般遵循:由象入境、由境生情、由情入理的三步曲。纵观高考对漫画作文的考查,既关注热点,又关注痛点,还关注拐点。热点,即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事件,往往是民生大事;痛点,即群众反响强烈的事件,往往是社会难题;拐点即社会走势变化明显的事件,往往是时代命题。
一、无题无言型漫画作文的写作
即漫画没有标题,且无提示性语言,成为无题无言漫画,作文要求多为指令性。此类漫画作文写作时,要由象入境感其意。要想通过文字准确表现画面内容,基于真实画面的有机联想和合理想象必不可少。其中的媒介只能是画面中的“表象”——人、事、物(漫画中有时甚至没有只言片语),写作时需要在通过不同表象确定主
……
2023届高考作文备考:二元关系之德与才、名与才
作文一:德与才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③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④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⑤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⑥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中华经史昭示后人,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延展,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任务解读
①“昭示后人”——作为青少年的我们……
②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延展”——最好选择三句,主要考察“求同”思维。“合理延伸”的 “方向性”可以体现为:正向、反向、辩证;过去、现在、未来;中国,外国,东方,西方……
(2)分句解读
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原意:没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于劝解人要善始善终。
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原意: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水润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相争。
③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
高考作文备考专题解读:排比修辞
话题
同学们在写作文时,经常会用到排比的修辞手法。因为排比运用在写景中,可让描绘更加细腻生动;运用在叙述中,可让叙述更加丰赡详尽;运用在抒情中,可让抒情更加酣畅淋漓;运用在议论中,可让议论更加气势磅礴。下面,我们着重学习一下排比修辞在议论中的运用。
以这道作文题目及学生范文为例,请同学们展开讨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经在网上热传着一个大学研究生的自白:我已经在浙大学习生活了五年。对我来说,大学的第一个关键词是“积极试错”。刚步入大学时,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也没有清晰的规划。我开始尝试各种校内外活动:打辩论、跳街舞、玩乐队、参加社团活动、对外交流……在这个过程中,
……
高考作文备考:结合教材学写微作文
一、学会使用课内素材,精练语言
【微题目】
学完《观沧海》这首诗后,请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要求:句式整散结合。不少于200字。
【微指导】
这是一道针对所学课文发表看法的文段训练题。我们要对《观沧海》的作者、背景、课文内容等相关素材进行整理,并把文中典型的人物、案例、名句、价值观等进行整合,多角度挖掘,真正收到“将课本及其周边为我所用”的效果,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微作文】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璀璨的明星,虽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但他们仍熠熠生辉。而你,曹公,是一颗引人注目的明星。历史上对你颇有争议,但我敬重你知人善用、廣招贤才;我佩服你有着一统天下的鸿鹄之志;我羡慕你有勇有谋,永不言弃。你讨董卓,灭袁绍,一生戎马倥偬。你开创建安新风,笔墨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