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教案6
- 资源简介:
约4620字。
第三单元 9 百年孤独(节选) 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2.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
3.分析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
4.分析了解塑造人物形象方法。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具体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不同,分析了解塑造人物形象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题目中“孤独”的意蕴,分析小说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
难点:
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探讨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的原因。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66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出版,首印的8000册在布宣诺斯艾利斯一地半月内便抢购一空。随后一版再版,拉美凡能看书的人差不多都读过这部小说。小说很快被译成30多种文字,席卷欧美,轰动世界。
一部小说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年孤独》,去探求它的缘由。
二、写作背景
从1830年至19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社会政治环境动荡且不稳定。《百年孤独》以哥伦比亚战争时期的社会与政治环境作为模板,将其浓缩到了小城马孔多当中。城市中,布恩迪亚家族种种离奇怪诞的事件的发生,暗示战争充满黑暗、人性充满扭曲。家族中,虽然不乏勇敢斗争者的身影,但个人的力量终究难敌社会及家族的力量。如果无法团结起来,斗争者的身影,最终定然湮没在芸芸众生以及硝烟滚滚的战争之中。作家写出这一点,是希望拉丁美洲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
三、作者介绍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1999年马尔克斯罹患淋巴癌,2012年患老年痴呆症。2014年4月17日,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岁。
四、题目解说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