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叙事类
- 资源简介:
约10240字。
古代诗歌阅读:叙事类
一、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①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②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③,照管④鹅儿与雏鸭。”
【注】①兜鍪(móu):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②渠:他。③莳(shì)未匝:指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莳,移栽、种植。匝,布满、遍及。④照管:照料,照看。这里是“提防”的意思。
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二句描绘出插秧时节全家老少分工配合、抢农时插秧的忙碌场景。
B.三、四句写农人虽然穿戴雨具,却依然从头到胛被淋湿,可见农事艰辛。
C.五、六句写农夫对歇息用餐的呼唤未做相应回答,再次表现抢插的紧张。
D.七、八句写农夫事事操心,不仅担心田未插完,更担心无人看管鹅鸭。
2.下列对这首诗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用“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生动地写出插秧时的齐心协力。
B.用夸张手法把笠蓑夸大为盔甲,使人联想到战斗,突出抢农时的紧迫。
C.本诗运用不少口语词汇,语言通俗而活泼,使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自然。
D.本诗既有全景描写又有细节描写,点面结合,体现了构思的新奇巧妙。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采莲
方干
采莲女儿避残热,隔夜相期侵早发。
指剥春葱腕似雪,画桡轻拨蒲根月。
兰舟尺速①有输赢,先到河湾赌何物。
才到河湾分首去,散在花间不知处。
[注]①尺速:速度相差在尺,形容船速相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采莲女儿为了避开天气的酷热,在头一天就相约好,天刚亮就出发去采莲。
B.第三句写采莲女儿娇美的细节与“指如削葱根”“皓腕凝霜雪”两句诗意思相近。
C.第四句写采莲女儿摇着有画饰的船桨,轻轻地拨碎了水中那蒲草根下月亮的倒影。
D.诗歌以时间为序,叙写了采莲女儿相约、出发、划桨、赛船以及采莲的生动场景。
2.诗人笔下描绘的采莲女儿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作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结合《诗经•卫风•氓》,完成下面小题。
有所思
〔汉〕佚名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