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7/13 11:31: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880字。

  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语    文
  2022.7
  试卷共8 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北方地区生活的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开展了各项与冰雪共生共存的生产劳动,在历史发展和变迁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文化。
  据考古发现,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现的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岩画中,出现了“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人”的图像,并伴有一些动物形象线条,现代阿勒泰地区的人们仍以此为雪地出行的方式。这是人类发现最早的反映滑雪运动的考古资料,阿勒泰地区被学者认为是现代滑雪运动的发源地。
  隋唐时期雪上活动在文献中的记录更为清晰,对“滑雪板”的材质、形制有详细说明,有的民族“以木为马,雪上逐鹿”,滑雪板的材质发生了明显变化,且滑雪板的形状前部演化为尖翅状。宋代以后的滑雪运动更增添了竞技娱乐色彩,出现了拖冰凌(雪车)、堆雪人、雪狮等休闲雪上活动,尤其是北方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出了各类雪上民俗体育活动,延续至今,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动目前都发展成为少数民族传统的雪上竞技运动项目。唐代,北方民族以滑冰开展狩猎活动,有些以木棍为杖滑行代步,也开始制作一些冰车、冰橇等,形成了原始的滑冰器具;宋代以后,滑冰运动被称为“冰嬉”,并且以人力牵拉的“冰床”作为滑冰工具已非常成熟;元代,“冰床”扩展为动物牵拉形式,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录了狗拉冰橇的情况;明代以后,冰上运动发展更为专业化、多样化,冰上活动广泛应用于军事活动中,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部落时,依靠高超的滑冰技术赢得了数场战役的胜利,满族的“乌拉滑子”(简易冰刀鞋)大大增加了冰上活动的技术。《满洲老档秘录》记载,努尔哈赤于1625年举办了冰上比赛,开展了冰上射箭、冰上武术、冰上舞蹈等活动,这成为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冰上运动会”;清朝是冰上运动的黄金时期,随着满族入关,“冰嬉”“冰床”等活动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广泛发展,冰上活动的竞技性、娱乐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我国传统冰雪文化运动留下的各类古籍文献、文化遗迹、珍贵文物等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通过北京冬奥会,以冰雪运动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相互促进、互为融合,在国际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互鉴中迸发出新的时代风采。让我们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取材于覃琛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冰雪运动,特别是大众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开展,当然离不开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但纵观目前各地冰雪文化活动的展演形式,一些体验冰雪的建筑、庙会和礼堂等,或是民俗风情、生活起居等文化内容,大多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对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个性化展示还远远不够。
  对于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建设来说,就是要将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内容做实,活化为涵盖思想文化、哲学价值、历史传承、文创开发、遗产保护等在内的新内涵。“活化”不是简单的“回归”和“复旧”,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增强传统文化基因的反应活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首先,要唤醒地域传统冰雪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曾言,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知。传统冰雪文化通常是由身体演绎的,很少有单纯性的文字记载,但可通过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还原冰雪场景,以最大限度保持冰雪文化的原始性。同时,要吸纳与其冰雪相关联、与其文化相融合的多方主体参与,形成治理联盟,站在大国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的角度,宣传传统冰雪文化的时代价值,提升保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性。
  其次,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地域冰雪文化是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以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为联结的文化形态,是村落乡土文化的优质资源。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泥土是乡人的生命,乡愁对中国人来说,是延绵一生的文化记忆。因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开展能有效勾起村落内居民的乡愁追思。传统冰雪项目的开展更多地依附于传统的节庆,对此,可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因地制宜建设乡土冰雪文化平台、冰雪陈列馆、冰雪大讲堂、冰雪民俗馆等,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
  最后,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与管理政策,打造冰雪产业。村落的传统冰雪文化与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联,通常借助庙宇、祠堂、村落、建筑、生产器具等来表达文化生成的价值理念,我们应把保护、开发结合起来,地方政府要根据文物保护法制定冰雪遗产文物保护实施方案等细则,既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政策,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取材于张铁民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北方地区生活的各民族,很早就开展了各项与冰雪有关的生产劳动。
  B.学者依据考古资料,认为我国的新疆阿勒泰地区是现代滑雪运动的发源地。
  C.宋代以后出现的拖冰凌、堆雪人、雪狮等休闲雪上活动增添了休闲娱乐色彩。
  D.延续至今的雪上民俗体育活动,目前都成为少数民族传统的雪上竞技运动项目。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方民族用滑冰来开展狩猎活动,他们制作的冰车、冰橇等成了原始的滑冰器具。
  B.宋代以后,已经非常成熟的滑冰工具是用人力牵拉的“冰床”“冰车”“冰橇”等。
  C.明代以后冰上运动发展更为多样化,冰上活动的休闲性和娱乐性得到极大的丰富。
  D.清朝是冰上运动的黄金时期,曾举办了以冰上舞蹈活动为主的“冰上运动会”。
  3.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各地冰雪文化展演虽在设计上着意立足地域传统文化,但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
  B.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所体现的家风、乡风、民风等文化传统的地位很重要,我们要传承它,还要活化其中的新内涵。
  C.我们要想唤醒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通过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还原冰雪场景是唯一的途径。
  D.地域冰雪文化是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基础的,是因为传统冰雪项目的开展要因地制宜,更多依附当地传统的节庆。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最早反映滑雪运动的考古发现是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现的滑雪图像,其雪地出行方式目前在我国仍然广泛地使用。
  B.我国冰雪运动从地理位置看北方地区的发展优于南方地区,从历史朝代看清朝是其黄金时期,更为专业化、多样化。
  C.我国大众冰雪运动发展步伐加快,各项冰雪文化活动的形式多样,但对冰雪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缺乏个性色彩。
  D.地域冰雪文化是村落乡土文化的优质资源,它以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为联结纽带,因此它的开展会引发人们对乡愁的记忆。
  5.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分析我国举办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意义。(5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9分)
  (一)帝【1】幼善音律,故伶人多有宠,常侍左右;帝或时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以悦刘夫人,优名谓之“李天下”。尝因为优,自呼曰“李天下,李天下”,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帝悦,厚赐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