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0390字。
茂名市电白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说明:1.全卷共8页,22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学校、班别、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等信息。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6.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只需交答题卡。
一、基础(24分)
1.默写和赏析古诗文。[共10分。(1)—(5)题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8分;第(6)题2分]
(1)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曰:“天下无马!”(韩愈《马说》)
(2) ,柳暗花明又一村。(七下??陆游《游山西村》)
(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 。(白居易《卖炭翁》)
(4) ,闻天语, 。(八上??李清照《渔家傲》)
(5)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七上??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阅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词语赏析的角度分析画线的诗句。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cuān duō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2)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yǎn yì长江的故事。
(3)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 tiān yī wú fèng。
(4)从道义上讲,这反而是可以zì yuán qí shuō的。
3.下列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迄今为止,我国的古籍整理研究和出版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传世古籍方面,我们有标点本《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和《清史稿》,有标点校注的《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新编诸子集成》等古籍整理的精品,现在正在进行的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修订本,更是推陈出新之作。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持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A迄今 B.举世瞩目 C.推陈出新 D.持续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年广东茂名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RCEP成员国的荔枝出口占总出口量近五成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删去“增长”)
B.各部门各地区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麦田保护力度,防止各类毁麦事件不再发生,处理好粮食安全问题。(将“不再”改为“再次”)
C.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成功将3颗低轨通信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在“一箭三星”后加上“方式”)
D.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不仅能磨练他们意志、增强责任意识,而且能让他们获得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把“磨练他们意志、增强资任意识”和“让他们获得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对调位置)
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八(1)班开展了以“建团百年”为主题的请你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4分)
材料一: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共青团要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自觉担当尽责、心系广大青年、勇于自我革命,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材料二: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红军队伍一路闯关夺隘、势如破竹;中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中,一大批80后、90后年轻人挑大梁、担重任、勇攀科技高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数十万年轻的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正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接续奋斗,为民族复兴汇聚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5.朱伟同学搜集了以上两则材料,请你提取其中的主要信息。(2分)
6.在“建团百年”演讲活动中,林琳写了一篇演讲稿,以下是其中片段。请你根据文段画线部分的内容与格式,在空缺处补写内容,使稿件表述完整。(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