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练习题4
- 资源简介:
约10760字。
014 古代诗歌阅读(自主练习)
题目一 舟中晓望(孟浩然)
题目二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孟浩然)
题目三 潼关 (汪元量)
题目四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王维)
题目五 送刘司直赴安西(王维)
题目六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
题目七 青玉案(元好问)
题目八 凤栖梧(王庭筠)
题目九 茶 瓶 儿(李元膺)
题目十 山花子•春恨(陈子龙)
题目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舟中晓望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注释】①舳舻(zhú lú):指首尾衔接的船只。舳,指船尾;舻,指船头。②利涉:出自《易经》“利涉大川”,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全诗写寻访天台和赤城,未对二者进行正面描写,而以侧面的烘托渲染来引发人们对天台和赤城如仙如幻的联想。
B.首联和颈联生动地勾勒了一幅秋江晨渡的水国景象:秋日的早晨,诗人在青山迢迢、江水浩渺的越国水中挂帆起航。
C.颔联以平淡的问答暗示诗人的孤独:江面上船只熙来攘去,为生计奔波,唯有诗人去寻访恍若人境之外的天台山。
D.尾联写诗人远望天边的朝霞,怀疑那就是赤城山,一个“疑”字尽显赤城山的奇幻景象以及诗人对它的向望之情。
2.这首诗宋刻本的标题是“舟中晚晚”,尾联“霞色晓”为“霞色晚”,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为什么今本的处理更为妥当。(6分)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①
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②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晚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注】 ①江中孤屿:涧南园附近汉江中的一个小岛。王迥:号白云先生,家住襄阳鹿门山,是孟浩然的好友,两人关系相当密切。②鲛人:传说中的海底怪人。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描写汉江泛舟和登江中孤屿,再回忆与王迥游江和登江中孤屿,最后抒写诗人对王迥的思念,全诗行文流畅,浑然一体。
B.开头两句写潮水退后,清悠悠的汉水中小岛显得更加突兀;这两句诗扣题面而不直接写登孤屿,只以“水落沙屿出”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