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教案3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下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7/5 19:11: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940字。

  第二单元 5.1 阿Q正传(节选) 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阿Q和翠翠的形象待点。
  2.赏析小说中的语言艺术和社会环境描写特点及作用。
  3.探讨小说的主题意义。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分析阿Q这一典型人物的性格特点,挖掘“精神胜利法”的内涵。
  思维发展与提升:对重要语句或段落进行深度解读,从人物形象、叙述语言以及幽默、夸张、讽刺等艺术手法的角度,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审美鉴赏与创造:关注小说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探讨阿Q为何具有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传承与理解:多角度、多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探索其中液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塑造人物的方法。
  难点:
  体味独特的语言风格。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性有丑陋与关好之分,你可以让鲁迅带你去看看阿Q身上的“国民劣根性”,也可以让沈从文带你去边城感受那湘西特有的人情美、风俗美。
  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等被称为“国民劣根性”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了阿Q身上。如今,距离阿Q生活的时代己经一百多年了,但在我们身边,似乎到处都有阿Q的影子……
  二、写作背景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众愚昧。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的政策,利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对人民进行封建麻醉教育,使劳动人民忘却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
  鲁迅以思想家的冷静和深邃思考,以文学家的敏感和专注,观察、分析着所经历所思考的一切,感受着时代的脉搏,逐步认识自己所经历的革命、所处的社会和所接触的人们的精神状态。
  三、作者介绍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