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34100字。
浙江省舟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们确信,有人居住的这个行星只不过是一丁点儿的岩石和金属,它靠着反射太阳光而发出微光。在这样的大距离里,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每个星系都是太空中的一个岛屿,它们与其邻居隔光年之距遥遥相望.我可以想象,在无数星球上的生物对宇宙的模糊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在开始的时候都以为,除了它们自己小小的行星以及它们周围的那些区区可数的恒星以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星星了。我们是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对宇宙的正确认识是逐渐形成的。
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演化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大概许多恒星都有跟我们类似的行星系:在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在一些行星上可能已经有高级动物,他们也许正在从事某种巨大的工程建设来改造他们的行星世界,他们是我们宇宙中的兄弟姐妹。他们跟我们的差别很大吗?他们的形状、生物、化学、神经、生态、历史、政治、科学、技术、艺术、音乐、宗教、哲学等方面的情况如何?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知道的。
(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材料二:
人类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宇宙中旅行,遇见外星文明。然而,这一梦想遭遇了太空的大小这一非常实际的问题。距离太阳系最近的一颗恒星叫做半人马座比邻星,大约在4.2光年之外。那么,这个距离到底有多远?我们如何理解1光年的距离?想象一下我描述的模型:直径为8米的太阳如果坐落于天安门广场上,代表地球的那个网球就在750米之外的故宫里;22.2千米之外的冥王星,大约就在北京到天津距离的1/5处。在同一个模型中,你觉得半人马座比邻星应该在哪里?可能在上海?在香港?不,还要更远。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不,还不够远.在同样比例的模型里,半人马座比邻星将在月球上!另外,这还不是唯一的问题,因为半人马座比邻星周围没有外星人可以生存的行星。离太阳系最近的、拥有行星的恒星是天苑四,在10.3光年之外;离太阳系最近的、拥有一颗可能适合生命生存的行星的恒星,大约在20光年之外。因此,如果要实现找到其他行星系里的外星文明这个梦想,我们将不得不穿越至少20光年的遥远距离。
(约翰斯比克曼《太空到底有多广阔》)
材料三: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上午,被称作“感觉良好”乘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结束“太空出差”,回到阔别半年之久的地球,为中国航天迄今最长一次太空载人飞行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183天的太空之旅,从太空出舱,到首次在轨通过遥控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从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太空漫步,到3名航天员创下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纪录,航天员们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验证,刷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纪录,为后续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空间站建设正按计划有序推进,“神十三”任务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这次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建造关键技术至此已得到了全面验证,接力棒稳稳交给了空间站在轨组装与建造阶段,已见雏形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即将正式建成。
正如“太空教师”王亚平鼓励青少年们“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梦想的实现需要动力,也靠定力。今年适逢我国载人航天事业30年,经历锲而不舍的太空筑梦,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将成为现实。30年间,中国航天的跨越发展令世人惊叹,从逗留太空数天到入住空间站半年,再到“太空家因”更宽敞、更舒适,经历过“飞船时代”的航天员们想必感受尤深。同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航天“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长久执着,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前行,直至推开空间站时代的大门,收获着为梦想而奋斗的丰厚回报。作为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航天自信自强的特质成就了自身在科技自立自强道路上的迈进,也为全社会创新创造提供着强大精神动力。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2022年是空间站建造决战决胜之年,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依然艰巨,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挑战不小。努力攀登,矢志奋斗,航天员漫步太空的身影将更加自信从容,中国人将更好地探索、拥抱这深邃宇宙。
(《人民日报》2022年04月17日02版《更从容拥抱浩瀚太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许多恒星的外围都具有由行星和冰冻卫星环绕的行星系,因而接近中心处也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这些行星系与我们所处的行星系类似。
B.人类的宇宙旅行之所以困难重重,主要原因在于恒星之间距离太过遥远,依靠现有技术无法抵达。
C.虽然“神十三”任务的圆满完成全面验证了中国空间站建造关键技术,但是国家太空实验室要建成并在轨稳定运行仍面临许多挑战。
D.中国航天30年跨越式发展的卓著成就,源于航天科技的自主创新和航天人的自信自强锲而不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镶嵌着银河系的星系团只是宇宙中的一小部分,而地球在这一星系团中只是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出微光,更显渺小,但因为有了智慧生命的出现,使地球显得珍贵而稀少。
B.当下人类最快的太空飞船时速约为5万千米,只能到达距离太阳系最近的颗恒星,因此这颗恒星被称为比邻星。
C.因为半人马座比邻星的行星上没有外星人生存,所以即使人类有能力制造到达比邻星的新航天器,也不可能遇见外星文明。
D.2022年是空间站建造决战决胜之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飞行乘组将肩负起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的重要使命。
3.下列选项不能证明“我们对宇宙的正确认识是逐渐形成的”这一观点的是( )(3分)
A.屈原在《天问》中,提出“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淮南子•天文训》中将夜空分成九野二十八宿并详细记录其名称。
B.中国古代对于宇宙有“天圆地方”“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等理论,其中浑盖之争持续近一千四百年。
C.天文和航天技术的进步,有些理论已经被推翻,例如,火星运河和火星人早已被证伪,海王星发现了许多新的天体,冥王星被迫降级……
D.中国航天行星探测工程在成功发射“天问一号”探测火星之后,还计划在2028年左右进行第二次火星探测,并在2030年前后开展木星系列探测和其他行星探测。
4.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语言表达上的共同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回归原文,用原文相关信息辨析选项。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推断。解答本题,需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进而辨析选项正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点论据的理解与辨析。解答本题,需要先理解选项信息,再联系原文观点进行辨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语言表达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根据题干分析两则材料的信息,进而概括作答。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行文思路的理解与分析。行文思路题先进行分层,然后按照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的顺序进行答题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鸡毛
汪曾祺
①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是一个住在西南联大里的校外人,她又的确是西南联大的一个组成部分。
②昆明大西门外有片荒地,联大盖新校舍,出几个钱,零星的几户人家便搬迁了。文嫂也是这里的住户,她不搬。可她的两间破草屋戳在宿舍旁,不成样子。联大主事的以为人家不愿搬,不能逼人家走,跟她商量,把两间草房拆了,就近给她盖一间,质料比原来的好。她同意了,只要求再给她盖个鸡窝。
③宿舍旁住着这样一户人家,学生们没觉得奇怪,都叫她文嫂。她管这些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