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诗鉴赏专项训练
- 资源简介:
约6560字。
古诗鉴赏专项训练
班级: 姓名: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①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②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③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寥落:冷落。③九秋:秋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歌前两联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
B.诗人以“雁”“蓬”作比,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分飞千里的孤雁,吊影自怜;断根的蓬草,飘转无定。
C.诗人在院中看到那轮凉薄冰冷的皎皎之月,形影相吊,不由想起了以前和亲人们共赏圆月的情形,虚实结合,强化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D.全诗语言朴实,情意动人。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2.这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
高启①
木落悲南国,城高见北辰。
飘零犹有客,经济岂无人。
鸟②过风生翼,龙归雨在鳞。
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尘。
[注]①高启:元末明初人。诗题中刘将军和杜文学是他的好友。②鸟:大鹏鸟。《庄子.逍遥游》中有“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和朋友晚登西城,触目所及,树木凋零,仰望夜空,北辰闪烁,不禁悲从中来。
B.颔联意为:虽然像自己一样漂泊在外的游子大有人在,但世间仍不乏如刘、杜二位友人这种经世济民、治国安邦的人才。
C.颈联中“生”字生动传神,好像鹏鸟借助风力才长出了翅膀,突出了风对鹏鸟展翅飞翔的重要意义。
D.尾联和首联遥相呼应,情绪一改悲伤为豪迈健壮,辞藻华丽,感情自然真挚,于沉郁中见昂扬。
4.结合全诗,谈谈诗歌是如何表现作者丰富的情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