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比较鉴赏题
- 资源简介:
约8540字。
古代诗歌阅读——比较鉴赏题
古诗文阅读对比鉴赏是就形象、语言、情感三个考点的综合性考查,以比较阅读的形式呈现。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和单一诗歌鉴赏的设题角度基本相同,都从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方面设置题目,不同的是比较鉴赏题需要考生针对两首或者三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解答,或对同一首诗歌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鉴赏解答。
从大方面看,比较鉴赏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因此,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把握,知同辨异”。“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歌中相同、相似的东西,“辨异”就是分辨两首诗歌中不同乃至相对的东西。“知同”也好,“辨异”也好,重点都要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都要从诗作中找到具体依据。
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从设题来看,不外乎以下几方面: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或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等等。
一、比较鉴赏设题形式
(一)同一诗人,不同诗作对比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苏轼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撚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试作简要分析。
(二)不同诗人,不同诗作对比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冬夜饮① 杜 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②,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 韩 愈
桃溪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
【注】 ①本诗写于842年,当时作者受排挤被外放。②淮阳:指东汉汲黯,他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多次被流放,最后死于淮阳。“偶求欢”的“欢”,指代酒。
两首诗都分别写到“雪”与“梨花”,但二者在诗中的关系却不相同,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两位诗人这样处理的意图所在。
(三)同一诗人一首诗中不同诗句对比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内宴奉诏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四)课外一首,课内一首对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