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6/20 15:37:2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6 总计: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97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 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绣花鞋垫
  江长深
  ①那年冬天,铺天盖地的雪下了几天几夜。山野和村塞被雪浪统治着,白茫茫一片无声无息,长长的七里街清冷异常,如水寂静。突然,夏荷家的大门敲响了,咚,咚咚,咚咚咚,急,但不失节奏。惊醒的夏荷一头撞进秦青石的怀抱,不让青石起床开门。
  ②“这冷的天,这雪的夜,没有急事谁会敲门?”青石说出的话是轻的,拍夏荷的后背的动作也是轻的,话完,被窝一脚掀开,起床的动作坚决有力。
  ③“乱纷纷的世道乱纷纷的人,何况这冷的天这雪的夜?”夏荷言轻语细,柔软而略显执着。
  ④咚咚,咚咚咚,敲门声更急,青石边起床边说:“世道乱,走投无路的人才多,能帮不去帮,能救不去救,别人心安我不安,别人害怕我不怕。”
  ⑤大门打开,寒风雪气直冲进来,像毛刺一般钻进他俩热热的身子,青石和夏荷各打了一个寒战。门口站着的是学堂教书的李先生。文静瘦弱,投在风雪中的黑影身单影孤。
  ⑥“青石,有件事你能不能帮帮忙?”李先生看他俩哆嗦,话出口有些迟疑。
  ⑦“帮。”青石也不问什么事,一口就应了下来。他虽然没做过李先生的学生,但敬重李先生的学识和人品。小时候娘经常教导他:树高无低鸟,贵人无贱事。
  ⑧“李先生,屋里暖和,进屋说”。大门全开,风雪成团跟进,灌满一屋。
  ⑨“几句话,就门口说吧。”李先生立在风雪里,三言两语道出了因果,黄安保卫战失败了,跟他一起参战的好多兄弟牺牲了。现在战事紧急,丰棺厚葬这些兄弟已不可能,但生死一回,也算是惊天动地,钉口薄木棺材遮避身体不为过吧。李先生对青石说:“我知道你是个本分的手艺人,新婚又不远,这事不难为你。行,你跟我走;不行,你回我走。”李先生的话入情入理,收放自如。
  ⑩李先生看见了青石身边哆哆嗦嗦的夏荷,他不想为难这对燕尔新人,说了声“打扰你了,对不起”,转身就走。
  ⑪然而青石却对着白雪中长长的黑影喊了声:“李先生,我来了。”他急匆匆赶了两步,又回过头来,对夏荷说:“荷,等着我。”
  ⑫看着雪地上一行义无反顾的男人脚印,夏荷突然想起了什么,说了一声“慢”,就迅急退回内屋,取出一双毛皮鞋、一双绣花垫跟了过来,“脚还赤着呐。这冷的天,这雪的夜,快,快换上。”
  ⑬青石垫上绣花垫换上毛皮鞋,深深一拥夏荷,话又重复在她耳边:“荷,等着我。”
  ⑭老秦家是木工世家,夏荷的绣活也了得。她乘着八抬大轿进秦家的时候,给秦家每人送了一双自绣的鞋垫,用针、配色都有讲究,图文、寓意也各有追求,有福禄寿喜,有长命百岁,有金玉满堂,有王侯将相,人人见了人人喜欢。巧合的是送给青石的那双,人物、花鸟,意境、氛围竟与青石刻在婚床上的图案不谋而合。
  ⑮青丝白发一甲子。青石仍然没有回来。
  ⑯当年近九十的夏荷和七十多岁的望儿怀揣着四川通江烈士陵园一张宣传画册从七里坪街出发时,天台山的枫叶红得正灿烂。望儿搀扶着夏荷走进烈士纪念馆,在无名烈士遗物展厅找到了陈列着绣花鞋垫的展柜。年轻的女讲解员应邀向他俩讲述了关于那双绣花鞋垫的故事——
  ⑰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初期,主力红军北上后,留下一批伤病员在一老乡家养伤,被叛徒出卖后遭到国民党军队包围,眼看就要全军覆没,万分危急之时,有一个人举枪冲过来与敌人正面交火,引过了敌人的全部火力。红军伤病员安全撤离,那人却被敌人的乱枪打死,头颅被割去邀功领赏了,尸体甩在乱坟岗,医院院长安顿好红军伤病员后,赶回来为无名英雄处理后事,他发现英雄着的是便装,除了贴身衣袋里藏有这双绣花鞋垫,再没有任何证明身份的物件。
  ⑱简短的故事很快讲完。夏荷躬下身把眼睛贴近展柜的玻璃足足看了十多分钟,慢慢伸直腰,默默地摇了摇头,表情失望至极。望儿有些不忍,催促娘再看,但夏荷轻叹一声,说不需再看了,这不是娘手出的东西。
  ⑲这时,默默站在一旁的馆长走了过来,十分热情地把两位老人扶进贵宾接待室:“老人家,能说说你那双绣花鞋垫的特别之处吗?”馆长觉得他们馆内又一个未解之谜已露出端倪,长久的期待将有结果。
  ⑳屋内空调暖,窗外白雪飞,夏荷的心一下子回到了七十多年前:“我的那双绣花鞋垫,周边绣的是同心针,一针双线,用的是金丝线,绣的是并开并走的万寿纹;中间部位绣的是交心针,红绿两色相交,先红后绿,绣的是红绿回应的龙凤纹,鞋垫正中绣的连心针,线是真丝线、针是发丝针,针眼小,针脚密,首尾连结,环环相扣,绣的图案是百年好合。”
  ㉑馆长起身拿过一个红木漆盒缓缓地打开盒盖:“老人家,你看看,这双绣花鞋垫与你绣的那双如何?”
  ㉒夏荷一落眼,目光就直了:百年好合!人物、花鸟、意境、氛围全是她的独创!用针、配色、起走、转合正是她的用心!她抢过红木漆盒抱在怀里,语无伦次地说:“我的,不,青的,是那个大雪夜我送给青的,新皮鞋配新鞋垫。望儿,这就是你父亲的东西啊。你父亲,青啊青,你让我找得好苦好苦啊。”夏荷深拥着红木漆盒,边哭边说:“青啊青,你一句话,三个字,让我等了七十年,七十年啊,青,你风筝脱手,音讯全无,原来你在这里。我的个青啊——啊,啊,啊——”
  (选自《江河文学》2021年第二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写在一个寂静的雪夜,突然传来急促但不失节奏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寂静,营造了紧张的氛围,为后文故事情节张本。
  B.纷纷乱世,寒冷雪夜,面对敲门声,青石表现出义无反顾、坚定果断的救危济困精神,而夏荷则略显犹疑,思想觉悟不高,
  C.小说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展开故事,既加快了叙事节奏,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使情节更加紧凑,凸显了人物形象。
  D.烈士纪念馆展柜里陈列的绣花鞋垫不是夏荷当年送给青石的那双,这样安排,增加了悬念,使小说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2.小说中“这冷的天,这雪的夜”这句话出现了三次,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为何以“绣花鞋垫”为题?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照见李庄
  沈念
  ①李庄,人称“万里长江第一古镇”
  ②到达李庄的当夜,我在大自然的声音中醒来。房子临江,是三层小楼建成的民宿。水流搬动着李庄的夜晚。水流制造的声音里,羼杂着虫鸣、鸟语、风声,间或有几声青石板街面上的沓沓脚步和夜归人的嘤嘤私语,像是由着性情奏着李庄的小夜曲。
  ③蒙眬中有光。漫天飞卷的光芒,时隐时现,为声音叩打着节拍。它们也是李庄寂静深沉的组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