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冲刺试卷(二)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0890字。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冲刺试卷(二)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礼文化是自西周以来先民创造的文明产物,经先秦儒家的阐释发扬,既塑造了文献经典系统,又形成了礼乐教化传统。从“诗礼”的具体词意上看,“诗”最早指的是《诗经》,如孔、孟、荀等先秦儒家提到的“诗”都是专指《诗经》,但后来,随着诗歌形式和诗歌艺术的不断变化发展,人们逐渐倾向于把类似《诗经》的优雅、隽美的语言,如后人创制的诗词歌赋等,统称为“诗文化”。“礼”是先民生活、政治规范的体现,相传后经周公整理并推广,形成一套秩序规则、仪式制度,后来也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诗”是优雅文辞的集中体现,从表现形式上看,是以优美、典雅的语言来叙事、抒情、言志,表达思想、情感、意志等精神性的东西。从实质上看,“诗”是以优雅、隽永的语言方式来实现对于人心的教化,促进人心的端正化,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诗”的最特质就是精神上的端正性,也就是符合儒家伦理价值的正统原则。正因为“诗”代表着儒家价值的正统性,又因为其语言上的优美以及发音上的节奏感,故而可以用来作为推行教化的载体。从《毛诗序》来看,“诗”言志,是用语言将人之“情”与“志”予以外在呈现,以便人们相互理解、交流。最重要的是,“诗”在传达作者意图的同时,还展现着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政教”的意义。如果“诗”仅仅体现个人情感意志的话,就不可能发挥巨大的社会政治意义,正是因为“诗”承载了儒家的政治判断、政治价值、政治关怀,故而能够担当教化的功能。“诗”的优美形式,是为了衬托其表达的政教事业的崇高价值。
“礼”是界定上下等级尊卑的人际关系之社会规范,也是一种敬重秩序的生活方式,“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上》)。“礼”的确立和维系,意味着社会秩序、生活方式的确立,所谓“礼义立,则贵贱等矣”(《礼记•乐记》)。按照儒家典籍的记载,在传统中国的日常生活与政治生活中,从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到国家的战争、朝觐、祭祀天地等政治事务,礼乐典章和礼俗仪节都深深参与其中,所谓“礼乐不可斯须去身”(《礼记•祭义》)。儒家将整个社会秩序的建立与维持都寄托在“礼”上,使得“礼”成为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治理中最为重要的依据。儒家认为,如果人们的日常生活规范因循的是礼乐教化,而非更具暴力强制色彩的刑罚措施,则能反映社会秩序的和谐,从维持秩序的角度来说也更为长久而有效。
从“诗”“礼”的原初本质来看,“诗”更倾向于以优美的方式发挥教化作用,而“礼”则更倾向于从仪式的形式上发挥规范作用。虽然后代的“诗”转变为一种文艺作品,后代的“礼”也有一些流于形式,但从实质上看,“诗”与“礼”具有鲜明的“悦服人心”“安定秩序”的意义。诗礼之教能够助人“远恶向善”,能够保障差等性的社会秩序,使得人们不至于轻易犯上作乱,切中了人们对于教化与规范、优美与秩序的诉求,故而历代对其追念不已。
(摘编自朱承《“诗礼复兴”与回溯传统的社会心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礼文化是文献经典系统和礼乐教化传统,由西周先民创造,后经先秦儒家阐发而形成的。
B.“诗”因为具有精神上的端正性特质,承载着儒家价值的正统性,所以能够担当教化的功能。
C.儒家认为礼乐教化是建立与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它比暴力强制的刑罚措施更长久且有效。
D.诗礼之教之所以受到历代推崇,是因为其能悦服人心、安定秩序,契合了人们的理想诉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诗礼文化立论,依次论述了其发展历程、内涵属性以及在日常和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B.文章多处引用,目的是论证儒家对诗礼文化的取舍和贡献,同时增强文章权威性和说服力。
C.对诗礼文化,文章着重阐释了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但又有着不同特质和发挥着不同功能。
D.文章结尾既充分肯定了诗礼文化的意义,也指出了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决定着社会秩序、生活方式,因为它在传统中国的日常生活与政治生活中无处不在。
B.“诗”包括《诗经》和后世创制的诗词歌赋;“礼”是一种体现规范、敬重秩序的生活方式。
C.“诗”“礼”虽然在本质上具有共通性,但前者侧重于教化功能,后者以发挥规范作用见长。
D.“诗”以优美的形式体现人的“情”与“志”时,也展现了社会政治生活,发挥着教化作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6小题。
材料一: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答中外记者问时,特意提到大家关注的“地摊经济”:“西部有城市按照当地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摊位,一夜之间10万人就业。”此前,有权威媒体报道,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中央文明办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该消息一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李克强还强调:“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