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五四制)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8130字。
初四语文试题
本试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监场老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需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 下列词语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羁旅(jī) 繁衍(yán) 癖好(pǐ) 妇儒皆知(rú)
B. 仲裁(zhòng) 濒临(bīn) 棱角(lèng) 强词夺理(qiáng)
C. 解数(xiè) 喧嚣(xiāo) 眼睑(jiǎn) 苦心孤诣(yì)
D. 秘决(jué) 顷刻(qǐng) 诬篾(miè) 箪食壶浆(dān)
【答案】C
【解析】
【详解】A.繁衍(yán)——(yǎn),妇儒皆知(rú)——孺;
B.棱角(lèng)——(léng),强词夺理(qiáng)——(qiǎng);
D.秘决(jué)——诀,诬篾(miè)——蔑;
故选C。
2.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产业扶贫能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有了稳定的脱贫政策,农民脱贫的信心与日俱增。
B. 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C.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只有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才能把垃圾问题解决好。
D. 据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几条主干道改扩建完成后,我市交通拥堵的现象就戛然而止了。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与日俱增: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形容信心增长,使用正确;
B.不言而喻:意思是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形容阅读引入课堂的方法能够提高语文教学能力的道理,使用正确;
C.齐心协力:意思是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形容社会各界要一起努力,使用正确;
D.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在此形容交通拥堵的现象,使用对象有误;
故选D。
3.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的污垢。”他在心里把这句话默念了三、四遍。
B. 他称赞了我的作品,但到底是称赞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C. 过去,《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描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凌云之志;现在,深地、深海、深空的步履不断刷新着新的纪录。
D.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色彩系统的主色包括霞光红、迎春黄、天霁蓝、长城灰、瑞雪白。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三四遍”表约数,中间不能用顿号,A错误,故选A。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政策支持力度的大小,营商环境的好坏,是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B.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不受俗务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C. 央视《朗读者》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D. 我国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充分体现了航天科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两面对一面。在“快速发展”前加“能否”;
B.否定不当。去掉“不”;
C.句式杂糅。去掉“因为”或“的缘故”;
故选D。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B. 司马迁,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司马光,北宋史学家,编有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
C. “表”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下向帝王陈情言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D.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演变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
【答案】B
【解析】
【详解】B.《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 又被称为《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刘恕、刘放、范祖禹协修,司马光之子司马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