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各地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分项选编:文言文阅读题
- 资源简介:
约79580字。
2022年江苏省各地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分项选编:文言文阅读题
一、课外阅读
(2022??江苏南京??一模)【古文阅读】
劳山巨峰白云洞记
【明】蓝田
①即墨①之东南,百里皆山焉。山之大者,曰劳山。劳山之群峰,其最高者,曰巨峰。巨峰之巅,有洞焉,曰白云。洞深而明,旁有水泉,可引以漱濯,甲于巨峰。
②虽当晴昼,云气蓊郁,则咫尺不可辨,顷刻变幻,则又漠然不知所之矣。然地气高寒,又多烈风,非神完骨强者,不敢久居。其登也,缘崖攀萝,崎岖数十里,非有泉石之癖者,亦不能至也。
③北泉山人②,薄游海上,南访朐山,登琅邪台,北观芝罘山,雄秀突兀,皆未有若劳山者也。《齐山》曰:“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劳。”是劳山之高,高于泰岳矣。然劳山僻在海隅,名未闻于天下,而朐山、琅邪、芝罘,以秦皇之游览也,人人知之。呜呼!山之见知与不见知,而亦有幸不幸存焉。山川且然,而况于人乎?
(节选自蓝田《劳山巨峰白云洞记》)
【注】①即墨:地名,今山东省即墨市。文中的老山、朐(qú)山、瑯邪台、芝罘(fú)山,皆在山东。②北泉山人:作者自称。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山川且然,而况于人乎?
2.朗读下面这句话,你会用怎样的语气?请结合加点词和上下文,说说你这样朗读的理由。
非有泉石之癖者,亦不能至也。
3.阿联将选文与《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进行了比较阅读,列出了两个角度。请你任选其中一个,做示例分析。
A.与《醉翁亭记》比较,两文开篇的写法;
B.与《岳阳楼记》比较,两文运用对比的写法。
你选( ),示例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江苏盐城??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侯问曰:“愿闻治兵、料人、固国之道。”
起①对曰:“古之明王,必谨君臣之礼,饰上下之仪,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拔良才,以备不虞。昔齐桓募士五万,以霸诸侯;晋文召为前行四万,以获其志;秦缪②置陷陈三万,以服邻敌。故强国之君,必料其民。民有胆勇气力者,聚为一卒③。乐以进战效力,以显其忠勇者,聚为一卒。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王臣失位而欲见功于上者,聚为一卒。弃城去守,欲除其丑者,聚为一卒。此五者,军之练锐也。有此三千人,内出可以决围,外入可以屠城矣。”
武侯问曰:“愿闻陈必定、守必固、战必胜之道。”
起对曰:“立见且可,岂直闻乎!君能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则陈已定矣;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则守已固矣。百姓皆是④吾君而非⑤邻国,则战已胜矣。”
(选自《吴子兵法》)
[注]①起:吴起,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②秦缪: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③卒: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一卒。 ④是:这里是“拥护”的意思。⑤非:这里是“反对”的意思。
4.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能 逾 高 超 远 轻 足 善 走 者 聚 为 一 卒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固国之道( ) (2)简拔良才 ( )
(3)以服邻敌( ) (4)弃城去守 ( )
6.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霸诸侯 以其境过清 (《小石潭记》)
B.以显其忠勇者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C.军之练锐也 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D.顺俗而教 朝而往,暮而归 (《醉翁亭记》)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词义小贴士:
料:①计算,统计。
②估计,料想。
③触,碰。④材料。——《古代汉语词典》
(1)故强国之君,必料其民。
译文:
(2)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则守已固矣。
译文:
8.吴起作为兵家代表人物,你认为他的治国主张与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治国主张有哪些异同点?联系具体语句分析。
(2022??江苏泰州??一模)阅读袁宏道的《虎丘记》(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