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6/2 20:12:3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一课时,约5180字。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创新设计
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  沈杰
【设计思想】
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被选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③“阅读鉴赏”模块第一单元第三课,小说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情节极不合情理,而语言新奇独特、别具一格。教学时可从关键词“旅店”切入。“旅店”一词在小说中共出现19次,主人公在文中不断重复要寻找“旅店”,最后发现“旅店”竟是那遍体鳞伤的“汽车”,小说中的人、事、情几乎都与“旅店”(汽车)有关,可以“旅店”为辐射源生发联想,引出讨论、探究的话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分析】
1、了解余华及先锋小说的特点。本文是余华先锋小说的代表,也是其成名之作,学生应该了解,因而制定了这一目标。
2、阅读文本,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荒诞情节背后隐含的寓意,把握小说人物的情感变化,体会新奇独特的语言。确定这一目标原因在于,本文在意蕴层面上更偏向于一种哲学意味,作者受到荒诞派和卡夫卡的表现主义的影响,戏剧性地提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人处在此世界中的深刻迷惘,用自言自语的、富有节奏美的语言来表现作者对人生的态度。
3、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认识,渗透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和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了解相关资料,相互交流
  (为理解课文做相关知识准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作者余华,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写下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鲜血梅花》等几十个短中篇小说,出版小说集《偶然事件》和长篇小说《在烟雨中呼喊》、《活着》等,是中国内地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受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影响。其作品中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了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起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的独立于外部世界的真实的文本世界。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如果我有一个阿拉伯宝盒,可以在你十八岁时满足你的一个愿望,你希望得到什么?……大家的要求五花八门,我相信当我们眺望成长时一定认为它们就是自己成长中最重要的东西,那么同样走过十八岁的作家余华在回顾成长时他是怎么看的,是否会和我们有些相似呢?来看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
  2.速读课文,然后回答:小说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涉及了哪些人物?
  (初步感知,对小说有一个大体了解。)
  明确:小说描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一些奇怪的生活片段;小说主要写“我”“司机”“抢劫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研习新课,讨论探究
  1.小说中的“我”一直在寻找什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
  (从关键词“旅店”切入,涉及全篇。)
  明确:“我”第一次出远门,需要“旅店”,但没有人告诉“我”前面是否有“旅店”。在黄昏来临的时候,“我”感到了自己无所依靠,于是“我”拼命地到处寻找“旅店”。没有找到“旅店”,但“我”搭上了车,暂时的舒服让“我”满足。不幸的是汽车抛锚了。为了维护正义,“我”付出了遍体鳞伤、无限痛苦的代价。“我”最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