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22年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5/21 18:18: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190字。

  福建省漳州市2022年初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全卷共6页,20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今年恰值《红星照耀中国》首版八十五周年,九年(1)班语文老师计划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带领同学重温红色经典,感受红色精神,请你参加。
  【活动一】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完成主题活动开场白。(10分)
  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也映照出了革命者心中清澈的热爱和坚定的信念。
  这份清澈的热爱,是贺龙的忠心报国之志,“报君黄金台上意, ① ”;是毛泽东的忧以天下之心,“安得广厦千万间, ② , ③ ”;是大渡河上直面敌军围困时战士的视死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 ④ ”;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无怨无悔的付出与牺牲, “ ⑤ , ⑥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那一颗颗跳动的红心,照亮了中国在黑暗中的前行之路。
  这种坚定的信念,是《大道之行也》追求的大同社会:“是故谋闭而不兴, ⑦ , ⑧ ”,是《鱼我所欲也》选择的道义准则:“ ⑨ , ⑩ ”。它犹如猎猎红旗,屹立不倒;又恰似团团赤焰,薪火相传。
  【活动二】
  2.班级播出《红星照耀中国》电影后,老师在班级普及主流影视知识。根据要求完成推介词。(10分)
  新主流电影的号召力,直观体现在票房与口碑上。市场的高票房表现激lì ① 更多优秀创作者投身制作新主流电影。同时,观众对新主流电影普遍给 ② 予较高评价。只要质量好,电影就 甲 。
  新主流电影正不断获得价值认同,产生凝聚人心。无论是深挖历史题材,还是 乙 现实关怀;不管是表现志愿军战士的英勇品质、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还是展现新时代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新主流电影  丙  。这是新主流电影的温暖初心,也是其不断发展的有力支撑。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         (A.励    B.厉)
  ②         (A.ɡěi    B.jǐ)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         (A.交口称誉    B.有口皆碑)
  乙         (A.凸显        B.显露)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4)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
  ②激发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③通过电影叙事与观众进行精神交流
  A. ①③②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活动三】
  3.《红星照耀中国》不仅有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还有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联系读过的名著,完成阅读卡。(6分)
  阅读指导 阅读材料 阅读任务
  关注序言 作者用大量篇幅从正面描写并歌颂了反抗英雄。起先是个人的反抗……接着便是集体反抗。(《水浒传》) “大闹野猪林”中反抗的典型人物是:    ①    (1分)
  梳理情节 我觉出有几滴血从我头上一直顺着脖子流下,还感到有些剧痛难当。这些感觉一时压倒了我的恐惧,我发疯似的对打起来。(《简??爱》) 简??爱奋起抗争的前因和后果是:    ②    (2分)
  联系生活 这个造反者(周恩来)先逃到武汉,又到南昌,参加组织著名的八一起义,这是中国红军的历史性开端。(《红星照耀中国》) 结合名著中周恩来的经历,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迪。
  我的启迪:    ③   (3分)
  二、阅读(6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6分)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诗开头两句句式工整,“亭亭”“瑟瑟”相互映衬,具有音韵美。
  B.第三、四句反复使用“一何”,分别强调风之“盛”和松之“劲”。
  C.诗中用冰霜的严酷衬托松柏的“端正”,展示出松柏傲雪凌霜的姿态。
  D.诗歌以山上松为描写对象,语言典雅,风格清婉秀丽,读来情深意长。
  5.这首诗与苏轼的词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都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请简要分析。(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赵充国字翁孙,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 神爵元年春,时充国年七十余,上使御史大夫丙吉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亡逾于老臣者矣。”上遣问焉,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