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说明文阅读:重要语句和语段的含义和作用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0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5/19 22:14: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480字。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 说明文阅读  重要语句和语段的含义和作用
  1. (2021•上海普陀区•期末)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犯错”的天文学
  ①在人们的印象中,科学向来都是和正确划等号的,科学家的结论向来都是可信度极高的。其实,作为科技“无人区”的拓荒者,面对茫茫的未知世界和各种高度复杂的软硬件工具,科学家反而是一群特别容易“犯错”的人。
  ②近代天文学历史上,关于“祝融星”的风波可能是最为知名的事件之一。1859 年,当时的法国巴黎天文台台长勒维耶,试图解决一个大难题——水星轨道的近日点偏差问题。他经过大量计算,提出了新行星假设。认为在水星轨道之内还存在一颗未知行星或一群小行星,扰动了水星的轨道,造成了偏差。很快就有一名天文爱好者来信说,自己在几个月前曾发现一个黑点从日面穿过。勒维耶查阅了他的设备和笔记后,于 1860 年宣布了这一发现,并将这颗“行星”命名为“祝融星”。
  ③到了 19 世纪 70 年代,天文爱好者发现“祝融星”的报告不断涌现,甚至在 1878 年两位颇有名望的天文学家分别宣告发现了“祝融星”,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随后的研究证实,1878 年看到的“祝融星”其实都是亮恒星,并非新行星。1915 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对水星近日点偏差给出了完全符合观测的解释,这颗并不存在的“祝融星”才彻底成为了历史。
  ④不独如此,越是使用复杂工具实现重大的发现,面对的质疑就越多。但正是这些质疑,让研究结果越来越趋向“正确答案”。
  ⑤ 2003 年,美国探测宇宙微波辐射的研究小组公布了使用最新仪器测量结果:暗能量占 73%、暗物质占 23%、普通物质占 4%。一时间,不仅媒体争相报道,学界也在为进入“精确宇宙学”时代而欢欣鼓舞,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惕碚等人分析了数据后,发现其中存在仪器系统误差。虽然遭到了研究小组的反驳,李惕碚仍然带领团队耐心地演算,找到了误差来源并做了细致的定量分析。2013 年 3 月,欧洲航天局使用更先进仪器测量公布了测量结果:暗能量占 68.3%、暗物质占 26.8%、普通物质占 4.9%,和李惕碚团队 2009 年得到的结果几乎完全相同。
  ⑥无质疑,不科学,“可证伪性”正是科学最鲜明的特征。那些被证伪了的理论和发现,就像绿叶一样,化作了春泥养育科学之花,并帮助人类在探索之路上走得更加坚实。
  (1)  根据上下文,第①段中“拓荒者”意思是    。
  (2)  第②段中划线句不能缩为“他提出了新行星的假设”理由是                    。
  (3)  从全文主要内容看,第⑤段的作用是:①                     ;②             。
  (4)  有人认为选文标题不合适,以下更换标题理由最恰当的是
  A.选文标题只写天文学犯错,事实上所有人都有可能犯错。
  B.选文标题没有概括质疑能带来科学研究成功希望的内容。
  C.选文标题脱离科学家这一说明对象。
  D.选文标题与所举的例子内容不符合。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关于蜜蜂的故事,我希望能够了解更多。有人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它被扔到哪里,它总能飞回到原处。我想亲自试验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此。
  ②我的屋檐下有一个蜂窝。这一天,我从这个蜂窝中捉了几十只蜜蜂,并把它们放到纸袋里。我安排我的小女儿爱格兰在屋檐下等候,然后我带着这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