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判断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0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5/15 21:31: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0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3220字。

  微训练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判断题(学生版)
  1.官职沿革(53题) 2.教育科举(53题) 3.姓名称谓(43题) 4.行政区划(39题)
  5.礼仪习俗(59题) 6.典章制度(32题) 7.天文地理(56题) 8.衣食住行(25题)
  9.历法乐律(35题)10.宫室建筑(17题)11.文化典籍(12题)      (共计435题)
  1.官职沿革(53题)
  1.从春秋时齐桓公开始,我国历朝历代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谏议大夫,左、右拾遗,均是谏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      )
  2.礼部,为六部之一,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      )
  3.“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东汉时的“三公”,是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宋代的“三司”指兵部、刑部、户部。(      )
  4.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官名,以节制兵马。(      )
  5.左徒,战国时楚国设此官,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接待宾客。屈原就曾任楚怀王左徒。(      )
  6.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
  7.御史,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      )
  8.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被朝廷派遣分赴各地巡视的监察御史,负责考核吏治、调动官职、审理大案等。(      )
  9.主持进士考试的人被称为“知贡举”,就是“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清代会试的知贡举多从一、二品大臣中选派,满汉官员各一名,担负考场事务和阅卷取士之责。(      )
  10.廉访使,宋、元时期的官职名。宋代全称为廉访使者,元代全称为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      )
  11.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奏章的官。南北朝时期,尚书为事实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
  12.丞相,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有时称相国、宰相,简称“相”。(      )
  13.翰林是我国古代文官,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编修国史等,并备皇帝咨询。这一职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太宗时。(      )
  14.仆射,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因之,地位仅次于尚书令,职权渐重。宋以后废,太平天国曾设仆射一职。(      )
  15.军机处是清代雍正年间设立的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称为“军机大臣”。(      )
  16.参知政事是清朝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
  17.侍讲,既指给皇帝或太子讲学,又是官名,指为帝王、皇子讲学的侍从之官。(      )
  18.巡抚,地方长官,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抚军。总揽一省军政、民政,地位略次于总督,仍属平行。(      )
  19.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刺”是“刺探、拷问”之意,即任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