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案3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5/15 12:51: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40字。

  说“木叶”
  编号:                   姓名:                  日期:
  【本节重点】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进而分析诗歌语言的特点。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一、作者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二、速读课文
  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题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明确:就是“树叶”。
  问题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引1:
  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因为“树”和 “叶”还是“树叶”会让我们想到这些!
  ➽树与叶之间的联系
  树与叶之间的形象并不互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着密密层层林荫的联想因此树叶可以简化为叶。
  引2:
  木叶: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 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
  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从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 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对比)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木” 与“树”的比较
  “木”与“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秋风落叶中取得的鲜明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因为说到“木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想起这些:使人常想起树干,而不是树叶。还有与木头有关的东西,例如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  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意味有什么不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