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部分地区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代文化常识专题
- 资源简介:
约3510字。
古代文化常识专题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七夕”相传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这一天还被现代人誉为中国版的“情人节”。
B.燕然勒功:典出《后汉书•窦融列传》。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
C.“自康乐以来”中的“康乐”是指南朝宋山水诗人嵇康,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D.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6.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古诗调中的乐曲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后庭花”唱亡国之音,“折杨柳”叙离别之情。
B.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特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
D. 敬词和谦词在古汉语中很常见,“令堂” “家君” 属于敬辞,“小女”“寒舍”属于谦辞。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6.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用“丝竹”代指音乐,用“桑梓”代指故乡。
B.《醉翁亭记》中“射者中,弈者胜”的“弈”指投壶,是宴饮时一种游戏,即把箭投向壶中。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
D. 乡试是省级考试,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为秋试、秋闱。考中者称举人。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6. 下列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兴”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颂”三种表现手法。
B. 冬奥会开幕式上展示了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清明既属于“二十四节气”又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C. 我国古代文人雅士喜欢以“居士”命名,如辛弃疾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