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部分区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运用专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5/13 14:54: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20字。

  语言运用专题
  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20.语言基础运用(共5分)
  ①“怨”,固然源于主体处在逆境之中,但在逆境中要真正保持自我肯定,则需要心智不乱。②对于人生的逆境,做到意志上“不屈服”并不是最困难的,更难的是处于逆境仍能“清明在躬”。③这是因为,处在逆境中的人,除自伤其处境凄凉外,还会因怨愤不平而使情思、行为失去控制,非唯戕害身体,而且心智紊乱,容易产生偏见。④一个人如果经常陷入偏见,即使意志再坚强,也等于已经被逆境击败。⑤所以,司马迁说过:“小雅怨诽而不乱。”⑥虽然有怨愤之情,但不能让它紊乱心神。⑦只有心神宁静,不受扰乱,才能真正战胜逆境。⑧苏轼被贬黄州,他就做到了怨而不乱。⑨一方面,他不会放弃“诗可以怨”的表达权;另一方面,他在逆境中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心灵空间,回顾自己的经历,他写出了“( )”的人间达语。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明在躬”的意思是保持自己的头脑清晰明辨。
  B.第⑥句中的“虽然……但”应改为“即便……也”。
  C.第⑦句中的“只有……才”应改为“只要……就”。
  D.第⑨句括号中填入的诗句应为“也无风雨也无晴”。
  ⑵不改变原意,将第⑧句中画线并被逗号隔开的两个语言片段合为一个,请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分)
  20.(5分)
  ⑴(3分)C(“只要……就”的表意不合事理逻辑。)
  ⑵【评分参考:本题2分。信息完全、符合原意,1分;句子完整、无语病,1分。】
  (答案示例一)被贬黄州的苏轼就做到了怨而不乱
  (答案示例二)苏轼被贬黄州时就做到了怨而不乱
  北京市房山区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22.语言基础运用(5分)
  ①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正面,中心刻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周围刻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英文全称字样。②圆环做打凹处理,取意传统弦纹玉璧,上面浅刻装饰纹样,均来自中国传统纹样,其中冰雪纹表现了冬奥会的特征,祥云纹传达了吉祥的寓意。③奖牌背面,中心刻有北京冬奥会会徽,周围刻有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