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26
- 资源简介:
约10650字。
二0二二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 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 分)
温暖rú养着我们的心灵。它是懈息浮躁时父母和风细雨的叮咛,是惘怅迷茫时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是孤独寂寥时朋友真挚诚恳的倾听,是胆怯惶恐时陌生人无私热情的援助。
○1rú_____ ②诲_____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强大的国内市场可以有效化解外部冲击,_____我国在全球经济产业体系中的影响力。
②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_____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③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_______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A.提高欺凌弥散B.提升欺凌飘散
C.提高欺侮飘散D.提升欺侮弥散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生态环境保护是为民造福的百年大计,它和经济社会发展应该携手并进,相辅相成。
B.三代北斗人锲而不舍、砥砺前行,走过25年的建设历程,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自我超越的发展之路。
C.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他们信手拈来的诈骗手段已威胁到人们的财产安全。
D.近年来,我国冰雪运动吹响了“南展西扩东进”的号角,冰雪运动人数持续增加,冰雪运动产业方兴未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B.为振兴乡村经济,政府加快了乡村经济改革的速度,增加了乡村投资的规模和影响。
C.坚定文化自信,要从青少年抓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写进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D.各个时期“创美、立美、感美"的审美教育应该相互结合,目的指向培育和提高少年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
5.填空。(5 分)
①(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②(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_______,_______”。
③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把潼关险峻壮美的景色和自己起伏难抑的情感融合在一一起。
④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_______;_______,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_______;_______;______,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6.名著阅读。(2 分)
他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_______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他来自农村,最初他______________(性格) ,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也以惨败告终。在小说结尾,他已经变成了______________的人。
7.综合性学习。(5 分)
某初中学校开展以“聚力‘双减’促发展"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你参加。
材料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一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的校外辅导负担。从政策方面来管制,促进教育更好发展。
材料二某区县坚持全面落实“双减”工作原则,从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着手,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确保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同时,学校布置一些小手工、家务活、社会实践、科普知识等作业,让孩子能有更多时间锻炼身体、观察自然、了解社会,从社会“大课堂”中汲取知识。
材料三某中学成立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邀请县科协及中心工作人员,利用课后延时时间,为六年级师生上了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同时建成“神农园”和中医药微展厅作为校内中医药文化科普研学基地向广大师生开放,这是“双减”政策下为青少年课外活动提供的科普实践场所。
(1)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国家重视教育,“双减”政策的提出,表明现当代人们对“育”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育”,甲骨文写作 (人,指女人), 即倒写的“子”,表示出生的婴儿。(说文解字).“育,养子使作善也。”“育”的本义:_______。《诗经.夢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人腹我”中的“育”则引申为:_______
(3)学校为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举办“课后延时全面有人为主题的活动,请设计一项活动。
二、阅读欣赏(共50分)
(一)(4分)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注]张祜(约785- -852),字承吉.唐代清河(今清河县)人。志气高逸,有用世之志。但一生仕途不畅,屡遭挫折,故而纵情山水,游玩酒肆。其诗闻名于世。
8.作者在诗中通过哪些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