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稠州中学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1580字。
义乌市稠州中学七年级(下)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2022.4.20
一、书写(3分)
根据卷面书写评分。
二、积累(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1-3题。(6分)
家国情怀亘古不变地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得以从无数磨难中觉醒,愈变愈强,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鞠躬尽瘁,以己之力锲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历史浪潮中。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担当的责任心,他(她)所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妇(rú)皆知。和平年代,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把这个世界变得五彩斑(lán),他们也被这个世界照得锋芒毕露。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2分)
(1)妇(rú)皆知 (2)五彩斑(lán)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1)亘(A.gènB. gèng)(2)锲(A.qìB. qiè)
3.语段中画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鞠躬尽瘁B.锲而不舍C.当之无愧D.锋芒毕露
4.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
(1)杨花榆荚无才思,。(唐??韩愈《晚春》)
(2),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3)赵师秀在《约客》一诗中从季节和天气入手,写出江南雨季的特别景致的一句是:,。
(4)《木兰诗》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
(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说,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臧克家,诗人、学者,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等颇有研究。后汇集成《古典新意》一书。
D.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如“卿”,有对他人的爱称如“孤”,有敬称如“大兄”等。
三、阅读。(41分)
(一)名著阅读(7分)
6.文学作品中有不少刚柔并济的女性形象。请你从以下三个选项中选择其中一位女性,结合相关情节,具体分析其刚柔并济的性格与品质。(4分)
A.小福子(《骆驼祥子》) B.江姐(《红岩》) C.徐改霞(《创业史》)
7.仿照《苏东坡传》中对苏东坡的评价,为尼摩船长写一段话,诗意地呈现他的多面性。(3分)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汪曾祺的《名优①逸事》完成8-11题。(13分)
萧长华
萧先生八十多岁时身体还很好。腿脚利落,腰板不塌。他的长寿之道有三:饮食清淡,经常步行,问心无愧。
黄先生从不坐车,上哪儿去,都是地下走。早年在“宫里”当差。上颐和园去唱戏,也都是走着去,走着回来,从城里到颐和园,少说也有三十里。北京人说:走为百练之祖是一点不错的。
萧老自奉甚薄。他到天津去演戏,自备伙食。一棵白菜,两刀切四片,一顿吃四分之一。餐餐如此:窝头,熬白莱。他上女婿家去看女儿,问:“今儿吃什么呀?”“芝麻酱拌面,炸点花椒油。”“芝麻酱拌面,还浇花椒油呀?!”
萧先生偶尔吃一顿好的:包饺子。他吃饺子还不蘸醋。A.四十个饺子,装在一个盘子里,浇一点醋,忒喽忒喽,就给“开”了。
萧先生不是不懂得吃。有人看见,在酒席上,清汤鱼翅上来了,他照样扁着筷子夹了一大块往嘴里送。懂得吃而不吃,这是真的节俭。
萧先生一辈子挣的钱不少,都为别人花了。他买了几处“义地”,是专为死后没有葬身之所的穷苦的同行预备的。有唱戏的“苦哈哈”,死了老人,办不了事,到萧先生那儿,磕一个头报丧,萧先生问:“你估摸着,大概其得多少钱,才能把事办了哇?”一面就开箱子取钱。
“三反”“五反”的时候,一个演员被打成了“老虎”,在台上挨斗,斗到热火燎辣的时候,萧先生在台下喊“XX,你承认得了,这钱,我给你拿!”
赞曰:窝头白莱,寡欲步行,问心无愧,人间寿星。
姜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