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资料——诗歌鉴赏抒情手法和描写手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5/2 16:35: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430字。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资料——诗歌鉴赏抒情手法和描写手法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并能辨别常见的抒情手法和描写手法;
  2. 准确分析抒情手法和描写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及作用;
  3. 掌握抒情手法和描写手法类的答题步骤。
  二、【学习任务】
  活动一:知识梳理
  1.表达方式总论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陆游)记叙了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主观感情。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元稹)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的原因和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3)描写:见后
  (4)抒情:见后
  2.诗歌的抒情手法
  诗歌的抒情手法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缘情写景、以景结情、以乐景衬哀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和借古讽今七种。 
  (1)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比如柳永的《雨霖铃》开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通过对寒蝉哀鸣和凄风冷雨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悲凉清冷的气氛,词人虽未直接抒情,但它让人感受到痛彻心肺的离别之苦。
  (3)以景结情。古代抒情诗一般先写景后抒情,也有部分诗歌反其道而行之,诗歌的前半部分抒情、在诗歌结尾之时却突然宕开,以景物描写营造意境,从而升华情感,这种笔法称之为“以景结情”。比如《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前三句抒发之情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此时突然一句“高高秋月照长城”打住,营造出苍凉悲壮的气氛,蕴含着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情,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4)以乐景衬哀情。古人曰:“诗无非‘情”景’两端”。一般而言,景与情是一致的,乐景必是乐情,哀景必是哀情。但也有一种例外,即以乐景反衬哀情。以乐衬哀,更显其哀。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又如唐朝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花自落”“鸟空啼”,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