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名校2021-2022学年下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7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5/1 22:10: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4320字。

  2021-2022学年下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虽历经艰难曲折,但前赴后继,发愤图强,终于凤凰涅槃,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伟大复兴指日可待。中国的跨越式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在经济现象的背后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历史实践证明,一个民族无论经历怎样的磨难,面对怎样的困境,人文精神始终是战胜困难、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科学精神,“格物致知”的求知过程其实与人生修养紧密相关。在《礼记•大学》中是这样界定“格物致知”与人生修养的关系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此论述中,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修齐的人生修养希望达到的理想境界,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其具体方法和步骤。其中,“格物”与“致知”是儒家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修齐的基础。在这里,“物”和“知”实际上指的是义理,是要靠“悟”来认识的“道”。所谓“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即是此意。所以,在修齐的人生修养的激励下,古代的士阶层积极投身到对真理的求证之中,如墨家坚持“兼爱”和“非攻”的社会理想,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与战争的技术水平。中国古代这种对科学认知与人格修养相统一的理想信念形成一种文化内驱力,推动士大夫阶层努力发展科技,使中国在3~13世纪之间的科学知识水平始终处于世界前列,并以“四大发明”为标志,在宋朝达到了顶峰。直到16世纪以后,中国的科技实力才由强转弱。而这个转折也与中国古代的科技观相关,因为中国传统的以“格物致知”为代表的科技观是依附于道德伦理的“由知进德”的一种意识存在,强调内省的思维方式,因而知识的客观求证过程受主观伦理道德和主现认识的影响很大。如儒家强调“内圣外王”的道德修为,不重视向外探求,将科技看作奇技淫巧的雕虫小技。所以,当儒家思想上升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以后,科技的发展就缺少了推动力。可见,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无论是辉煌还是衰落,均与传统科技观的道德属性有关。
  科技与人文是两个相时独立的领域,却又彼此成就。所以,现代科学的发展既要有独立的发展空间,又不能失去应有的人文关怀。现代工业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从而引发了生态破坏、人类异化等诸多的科技伦理问题。当代人应该反思,重新认识“格物致知”的当代价值,以一种传承、扬弃、创新的态度审视中国传统的科技人文精神,既要避免西方现代科技过度技术化所造成的对科技伦理与人文关怀的轻视,也要克服中国传统科技人文精神中过度道德化的弊端。
  (摘编自任丽梅《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伴随着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现代中国在多个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B.中国古代重视人生修养,注重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但无科学精神。
  C.中国古代科技实力的强弱与士阶层对科学的认知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密切相关的。
  D.我们应在选择中传承中国传统科技人文精神,取其精华,并结合时代不断进行创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指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古代中国科技发展加以论述。
  B.文章第二段对“格物致知”的分析,厘清了中国古代科技与人生修养之间的关系。
  C.文章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方法进行论证,论述有力。
  D.文章最后一段指出了当今科技发展造成的生态、人文问题,并提供了解决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达到修齐人生修养的理想境界,儒家通过“格物”与“致知”途径获取知识。
  B.墨家“兼爱”“非攻”思想对促进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意义重大,而儒家无法做到。
  C.中国古代科技观强调内省的思维方式,这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造成了阻碍。
  D.如果能重新认识“格物致知”的价值,现今诸多的科技伦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融媒体是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为一体,合而为一”,通过融合传播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综合优势。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整体性是其重要特质。而在融媒体环境中,各种媒介的便捷性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利用闲暇时间、通过各大平台检索获取所需信息。各媒体平台用户都是短时间内快速滑动式的资讯获取方式,往往追求在“少思考”的情况下获得更多信息,这使得受众很难集中精力持续关注某一话题或内容。这种碎片化思维方式必然会割裂传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