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5/1 22:04: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400字。

  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科学史上,天文学的发展,历来波澜起伏。在西方,人们熟知的是哥白尼日心说与托勒密地心说旷日持久的争论,正是这场争论,它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以及天文学领域哥白尼革命的发生,最终促成了近代科学的建立。殊不知,中国也存在着类似的旷世之争。
  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自己对宇宙形状的认识,“天圆地方”说认为天是圆形平盖,在人的头顶上方悬置,地是方的。替代“天圆地方”说的宣夜说主张的是一种无限空间的宇宙图景。虽然宣夜说的描述似乎更接近宇宙的实际情形,但是从对科学发展的作用来说,该学说只是一种初级的宇宙理论,它没有与数学结合,不能用以编制历法,不能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更重要的是,它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因为它认为天体的运动彼此独立,互不相关,无规律可循。正因为如此,东汉著名学者蔡邕认为“宣夜之学,绝无师法”。
  中国古代第一个堪称科学理论的宇宙结构学说是盖天说。盖天说主张天地是两个中央凸起的平行平面,天在上,地在下,天离地的距离是8万里,日月星辰围绕着北极依附在天壳上运动。太阳依附在天壳上运行的轨道可分为七衡六间,每衡每间的距离,都可以运用勾股定理和其他数学方法推算出来。盖天说突破了人们日常观测中形成的天是个半球的生活经验,能够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还能够编制历法,可以用来准确地预报二十四节气,因此,它是富有科学意义的宇宙结构理论,尽管它对宇宙结构本身的描述是错误的。
  盖天说在汉朝遇到了浑天说的有力挑战。当时来自四川的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张:天是个圆球,天大而地小,天在外,表里有水,地在内,漂浮水上。浑天说的主张成为盖天说批驳的重点,东汉著名学者王充就指出“旧说,天转从地下过。今掘地一丈辄有水,天何得从水中行乎?甚不然也”。王充的责难是颇有说服力的,因为按当时的人的理解,太阳是依附在天球上的,天从水中出入,就意味着太阳这个大火球也要从水中出入,这是不可思议的。面对王充的责难,浑天说者认为只要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太阳是从地平线下升起,又落到地平线下面,它即使出入于水中又有何妨。晋朝葛洪根据太阳落入地平线时呈现出“横破镜”的状态,指出这种现象与盖天说的推论相反,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他提出的判据是有说服力的,从观测的角度只能承认浑天说是较为正确的。在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天文学界的浑盖之争一直不曾停歇。
  纵观中国古代的这场学术之争,古人秉持着一个重要原则: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
  (选自关增建《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有删减)
  材料二:
  2011年国际空间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中国空间站的雏形——“天宫一号”发射升空。经过10年的技术准备和积累,2021年的4月29日,中国“天宫”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中国终于正式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空间站时代。
  “天宫”空间站是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和“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组成的一个T字形结构。两段实验舱分别停靠在核心舱的左右两端,货运飞船以及载人飞船分别对接于核心舱前后两端。按照计划,2021年至2022年期间择机进行11次飞行任务,需要完成“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的对接,才算完成“天宫”空间站的建设,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截止到2021年12月,中国已经成功完成了5次发射任务。最近一次发射的“神舟十三号”飞船送去了包括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内的3名航天员,他们将在太空驻留6个月。2022年,中国将继续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等6次任务。
  在空间站建成之后的2024年前后,中国还准备发射一个包含光学望远镜的光学舱,这是一个与空间站主体部分共轨飞行的空间望远镜。在太空进行观测,不仅可以避免大气抖动的干扰,还可以避免光污染等干扰。相比已经在轨运行30多年的哈勃望远镜,在成像质量和其相当的情况下,中国空间望远镜的视场达到了哈勃望远镜的300倍,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帮助天文学家研究宇宙演化全貌。
  值得一提的是,“天宫”空间站本身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装备了强大有力的“手臂”——大型空间机械臂,它和人类的手臂一样拥有7个自由度,机械臂技术也是中国在航天技术上已经逐渐领先世界的象征之一。中国建设太空站的最终目标是使之成为国家级空间实验室和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平台。根据规划,“天宫”近期目标是建成总重达到约60吨,在轨寿命达到10年以上,至少可以运行到2030年之后。
  (选自《2021世界天文学十大进展》有删减)
  1.下列对“天文学”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现代天文学高度发展,观测视野不断伸展到宇宙新的深处,不得不说,西方那场人们熟知的日心说与地心说的争论在这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B.中国古代的“宣夜说”只是古人对宇宙的浅显粗略模糊的认识,没有形成自己的系统理论体系,虽然它本质上是反理性的,但也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C.在国际空间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之际,中国也开始了自己的发展空间站之路,在历经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后,终于在2021年完成了自己空间站的建设。
  D.中国“天宫”空间站拥有多项先进科学技术,其大型空间机械臂技术更是领先同行业,可以说这是中国航天走上世界航天舞台全方位领先世界的体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盖天说与数学方法相结合使它成为一个富有科学意义的理论,表现出一定的预见性和实用性,它在中国古代天文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B.中国汉代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认为“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这与早前的“天圆地方”说相比在宇宙认识上更进一步,但同时又存在缺陷。
  C.已经建成的中国“天宫”空间站成为国家级空间实验室和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平台,其自带的空间望远是比哈勃望远镜性能更加先进的观测利器。
  D.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天宫”空间站的建设富有计划性,凝聚了中国人的智慧,建造过程有条不紊,设计质量可靠,安全性能高,技术理念先进。
  3.古人认为判断一个学说正确与否,实际校验往往比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要重要。下列语句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3分)(    )
  A.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论衡》)
  B.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C.目见百步之外,不能自见其眦。(《淮南子•说林训》)
  D.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杨万里《过沙头》)
  4.材料一在表述中国古代宇宙结构学说时用了哪些方法,试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随着中国航天一步一个脚印完成既定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表示“中国自古就有飞天梦,现代航天人让梦想照进现实,实现了飞天梦与中国航天的‘古今合璧’”。请依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古今合璧”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生
  沈从文
  北京城什刹海杂戏场南头,煤灰土里新垫就一片场坪,白日照着,有一圈没事可做的闲人,皆为一件小小的热闹粘合在那里。
  卖飞机模型玩具的人一走,闲人粘合性一失,即刻也散了。场坪中便只剩下些空莲蓬。
  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一黑一白的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但无可奈何的停了下来。
  这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一面收着地面的莲蓬,用手捏着,试探其中虚实,一面轻轻的咳着,调理他那副枯嗓子。他把那双发红的小眼睛四方瞟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