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330字。
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积累应用
1. 按要求填空。
(1)小楼一夜听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3)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客至》)
(5)《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巧用典故感叹世无知己,胸怀无人理解的苦闷。
(6)《屈原列传》中,司马迁高度评价屈原之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泰伯》中“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两句表达了士人担负社会责任的坚定与决绝,《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相似的意思。
【1题答案】
【答案】 ①. 深巷明朝卖杏花 ②. 宁溘死以流亡兮 ③. 吞声踯躅不敢言 ④. 盘飧市远无兼味 ⑤. 朱弦已为佳人绝 ⑥. 青眼聊因美酒横 ⑦. 推此志也 ⑧.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⑨. 亦余心之所善兮 ⑩. 虽九死其犹未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巷”“溘”“踯”“躅”“飧”“弦”“兮”“犹”。
2. 按要求选择。
(1)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拟在《红楼梦》剧中编入能体现“差序格局”典型场景的几出戏。下列是编剧助理小徐打算选编的场景,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 雨村断案 B. 元妃省亲 C. 探春理家 D. 香菱学诗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人类过着简单而又孤独的生活。他们的需求非常有限,而且使用着为满足这些需求而发明的工具,因而他们享有更多的闲暇,用来为自己安排他们的祖辈所不知的各式各样的舒适享受。这是人类在不经意间为自己加上的第一道桎梏,也是他们为后代遗留下的第一个痛苦的源头。因为这样一来,不仅________,而且________,最终_______,而且_______,那么得不到这些享受所带来的痛苦,将远远大于拥有这些享受时所带来的喜悦。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①会转化为真正 需求
②使人类几乎完全感受不到幸福
③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开始变弱
④这些舒适的享受会渐渐变成一种习惯
A. ③①④② B. ①②③④ C. ③④②① D. ①④②③
二、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尊敬的先生:
对您的问题回答如下:
(1)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关系和奴役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此外,在经济关系中还包括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