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北斗联盟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4/30 15:24: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980字。

  绝密★考试结束前
  北斗联盟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 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把文化提到如此的高度,把文化置于立国之本的地位。文艺本来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以最直接的方式反映文化内涵,塑造文化形象,并且以审美的方式积淀成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当文化自信被赋予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时,它理应得到文艺化的表达,在这种表达中,文艺又自觉地成为文化自信的独特力量。
  其实,文艺表达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表达,而文艺家只有拥有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才能够将文化作为自己创作的追求。古今中外的文艺史说明,只有具备了充分的文化含量的文艺作品才能成为经典。《诗经》只是一首首诗作?不是,它同时创造了诗经文化。《楚辞》只是一首首歌?不是,它同时也创造了楚辞文化。《兰亭集序》只是一篇序言?只是一幅书法作品?不是,它是对生命的发现,对自然的礼赞,是对宇宙的敬畏。这些经典都在文化层面创造价值,构建精神。文艺创作是有层次的,那种看山是山的创作是无法具有超越性的,只有不断向高处攀登,向深处开掘,才能写出精神,写出文化。所以,在文艺创作中,一直有这样一种定律,你是否有文化追求将决定你创作的高低。
  文化无处不在,同时又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在变迁,在激荡,在淘汰,在创造,在积累,不同的时代与社会有不同时代与社会的文化。对文艺作品来说,它的文化是主客观结合的产物,既是对既有文化的开掘、整理、发现与表现,又是文艺家自己对具体文化的理解与创造。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包含着中华民族乃至人类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包含着中国传统的亲情文化、农业文化和劳动文化。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子无不说明,对自己所要表现的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无疑会使文艺创造具有更大的力量。
  文化的文艺表达主要是通过形象的塑造来达到的,文艺作品典型人物一定是具有文化内涵的,甚至是某一种文化的代表。《红楼梦》之所以伟大,主要就在于它塑造了众多成功而典型的人物形象,他们无不是一个个差异性的文化符号。老舍的《茶馆》是一部人像展览式作品,茶馆是舞台,更是社会的缩影。一般来说,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冲突就是文化间的冲突。易卜生的话剧《玩偶之家》是一出家庭悲剧,更是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它突出地提出了19世纪末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人可以成为什么?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剧中人物的冲突同时也是社会冲突与文化冲突。
  文艺对文化的表达还会借助于文化的形式,或者在表达中将文化抽象、晶化、积淀为审美形式,所以,在许多审美活动中,艺术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贾平凹对秦腔的理解是深入到了文化,深入到了秦人的生活方式中的,他在长篇散文《秦腔》中说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这是在说艺术,也是在说文化。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从中国远古的文明说起,一直说到明清文艺思潮,“龙飞凤舞”“青铜饕餮”“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等等,都是从审美形式谈起而最后归入了文化。只有文化才是艺术形式的最终解释,民间文艺有民间文化的形态,宗教艺术有宗教文化的形态。不同的文化主体都会有自己的审美方式,他们的文化观念也都会通过不同的形式显现出来。中国的书法、国画特别是写意画,它们的笔墨、线条都是中国文化的表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化的变化总要在文艺中显现出来。
  因此,说到底,文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表现文化,文艺的繁荣一定是文化的繁荣,而文化的自信更是艺术创造的巨大推力。
  (摘编自2021-11-25光明网《文化自信与文艺创造》 作者:汪政)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今天这个时代已把文化置于立国之本的地位,把文化提到如此空前的高度,充分表明今天这个时代已经拥有空前的文化自信。
  B.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所提出的这一观点是要说明,文艺、文化的变化总会引发社会的变化。
  C. 《诗经》不是一首首诗而是一种诗经文化,《楚辞》也不是一首首歌而是一种楚辞文化,它们因充分的文化含量而成为经典。
  D. 《红楼梦》《梁祝》《父亲》等等这些作品能成为文艺经典,是因为它们既反映了文化内涵又以审美方式积淀成文化形式。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文化表达是文艺表达的最高境界,文艺家要想将文化作为自己创作的追求,就必须拥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B. 文化无处不在而又不断变化、激荡、淘汰、创造,文化的繁荣会促进文艺的繁荣,文化的自信会推动艺术的创造。
  C. 文化与文艺是密不可分的,文化的文艺表达主要通过形象的塑造来达到,文艺的文化表达会借助于文化的形式。
  D. 文化主体不同,审美方式也不同,文化观念的显现形式也会不同,民间文艺与宗教艺术有着不同的文化形态。
  3. 结合主题看,下列作品创作尚不足以体现高度追求文化自信与自觉的一项是(3分)(    )
  A. 《孔雀东南飞》结局安排为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B. 《红楼梦》结局安排为黛玉病亡、宝玉出家、宝钗被弃守寡、王熙凤病死狱中。
  C. 《玩偶之家》结局安排为娜拉“砰”的一声关上大门出走了。
  D. 《老人与海》结局安排为老人历经艰辛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鱼脊骨。
  4. 简要概括文章的核心观点。(3分)
  5. 鲁迅创作《阿Q正传》充分体现了文化自信与自觉,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无法完成的画像
  刘建东
  屋子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烧焦的味道。女孩被一个中年妇女领进来,中年妇女是女孩的舅妈。她粗声说:“我外甥女,小卿。”
  时间停留在1944年的春末。这一年我十五岁,师傅杨宝丰大约四十岁,是城里唯一的炭精画画师,专门给人画像,给活着的人画,也为故去的人画,大约一天时间就能完成。师傅保持着一个传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