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检测初二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6940字。
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检测卷
初二语文
说明:
1.本卷总分120分,其中卷面分2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附加题10分,计入总分,但总分不超过120分。
2. 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要求答在答题卷上,不能用铅笔或其他颜色笔。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挑兮达兮,□□□□。(《子衿》)
(2)□□□□,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4)《诗经??关雎》首章借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以兴起淑女陪君子联想的诗句是:□□□□,□□□□。
(5)补充默写完整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那种熙熙然庭院的jìng mù( ),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2)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 mò( )。
(3)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 jì( )。
(4)当它jiá rán ér zhǐ( )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纷繁冗杂的信息,这个高水平的团队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工作。
B.他俩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幸亏小李从中斡旋,才得以缓和。
C.汕头六月的天气周而复始:有时骄阳似火,热浪扑人;有时乌云密布,暴雨浇城。
D.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4. 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 精神气质。(将“尽管”改为“不仅”)
B.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去掉“目的”或“为了”)
C.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把“提升”改为“提高”,或把“素养”改为“能力”)
D.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4分)
“雁”是古诗词中常见的吟咏对象,往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鸿雁传书或以鸿雁比游子,抒发思乡怀亲之情的,如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也有以鸿雁喻漂泊的人生际遇的,如杜甫的“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苏轼的“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还有以鸿雁翱翔天际喻自由的精神境界的,如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另外,古诗词中大雁还有爱情专一、团结忠诚的象征意味。总之,“雁”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内容,不超过30字。 (2分)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2分)
展翼 寄乡愁离情 孤雁 抒凌云壮志 鸿鹄 鸣天
二、阅读(46分)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