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5230字。
福建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本试卷共19题,共6页。满分150分。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读贵有得。读出陶渊明《饮酒》中“问君何能尔?①____”的淡泊宁静,读出刘禹锡《陋室铭》中“斯是陋室,②____”的高洁志趣。品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③____, ④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诵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⑤____,⑥____”,感受词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2)时代需要“诗仙”李白“⑦____,⑧___”的坚定信心,虽历经艰难而自信依然;更需要“亚圣”孟子“富贵不能淫,⑨____,⑩____”的傲然风骨,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1题答案】
【答案】 ①. 心远地自偏 ②. 惟吾德馨 ③. 安得广厦千万间 ④.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 了却君王天下事 ⑥. 赢得生前身后名 ⑦.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⑧.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⑨. 贫贱不能移 ⑩. 威武不能屈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偏、惟、馨、厦、庇、俱、赢、沧、贱、武、屈”等字的正确书写。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国文艺有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也形成了言简意赅①、凝练节制、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等美学旨趣,在世界文艺之林甲_____。今天的创作者在讲述中国故事的乙______中,应该丙______,看到鲜明的中华文化biàn②识度。这种审美旨趣难道是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
(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填序号)
①________(A.gāi B.hài)
②________(A.辩 B.辨)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填序号)
甲________(A.独树一帜 B.独具匠心)
乙________(A.里程 B.过程)
(3)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将这种独一无二的审美旨趣充分传达出来
②深入传统宝库
③让人看到庄重典雅又妙趣横生的文艺风貌
④汲取审美养分
A. ①③②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④①③ D. ③②④①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难道说这种审美旨趣是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
B. 这种审美旨趣难道不是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
C. 这种审美旨趣不能说是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
D. 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难道就是这种审美旨趣?
【2题答案】
【答案】(1) ①. A ②. B
(2) ①. A ②. B (3)C (4)B
【解析】
【小问1详解】
(1)言简意赅:语言简练而意思完备。赅,读作gāi;
故选A;
(2)辩识:通晓。着重语言。
辨识:辨认识别。注重感官,区分外形。
根据“看到鲜明的中华文化”的语境,应为辨认识别之意,因此,使用“辨”;
故选B。
小问2详解】
(1)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独闯一条路子,自成一家;
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
根据“在世界文艺之林”语境,应指中国文艺在世界文艺之林自成一家,有其独特性。
故甲处选A。
(2)里程:路程或指发展的过程;
过程: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 程序;
根据“讲述中国故事”语境,应指讲述故事从前到后的程序。因此,应使用“过程”;
故乙处选B。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排序。
根据前文语境“今天的创作者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应该”,此处应是讲把握的原则或方法。②④句是一个语意单位,讲的是方法,①③是一个语义单位,讲的是效果;由方法到效果(或目的),符合认识规律,②④句应在前,①③句应在后;②句讲的是方法,④句讲的是目的,②句应排第一位,④句应排第二位;①句讲的是方法,③句讲的是目的,①句应排第三位,③句应排第四位;因此语序为②④①③;
故选C。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修改语病。
画波浪线的句子“这种审美旨趣难道是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该句意在说明“这种审美旨趣”是“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双重否定表达肯定的意思,所以应在“难道”后加否定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