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4/17 8:33: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280字。

  2022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广东广州卷)
  语  文
  本试卷共 8页,21小题,另设有附加题。满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 8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
  分不得超过 120 分。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一、(5小题,16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的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提防/小题大做      咀嚼/循规蹈矩B.信笺/千钧一发      缘由/断壁残垣
  C.参与/愚公移山      舷窗/垂涎三尺D.着落/远见卓识      刹那/差之千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驯良 潮汛 文质彬彬 眼花缭乱        B.贻误 忠贞 沁人心脾 鬼鬼崇崇
  C.粗拙 竣工 通宵达旦 辗转返侧        D.褒奖 蹂躏 张慌失措 千钧一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次幸亏班主任张老师从中斡旋,才化解了赵明和张华的矛盾,使得两人化干戈为玉帛,重新握手言和。
  B.未来一周,我市都将是干燥多风的天气,火灾隐患大大增加。气象专家告诫有关部门做好安全检查,杜绝火灾隐患。
  C.在科幻迷看来,作者能否在小说中自圆其说是小说成败的很大因素之一。这个比天马行空的想象更难。
  D.电视台乱剪现象的泛滥,导致不少追剧观众看到的是分崩离析的内容,而非完整顺畅的故事剧情,观众看得一头雾水是常有之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各县要加强职业技能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提高精准扶贫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战。
  B.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完全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受到良好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努力。
  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左右。
  D.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我国的“三农”工作重心要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
  5.学生手机不能带入课堂是“双减”五项管理政策要求之一。为了落实这一要求,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我与手机保持距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1)任务一:为了让同学们厘清手机对于中学生的用途,更好地了解“不带手机进人课堂”的可行性,学校对三个年级的学生的手机用途做了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统计图(右图),请用一句简洁的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2)任务二:班级就“初中生可否带手机上学”组织了辩论会。辩论会上,正反双方各抒己见,请你代表反方发表观点并阐述一个理由。(4分)
  正方:我方认为初中生可以带手机上学。手机可以方便我们与家长、老师、同学的联系,而且手机带来的信息量丰富,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补充并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是我们的学习小助手。
  反方:
  (3)任务三:活动结束,同学们对“手机不能带入课堂”的管理政策有了明确的认识,请你运用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标语,劝同学们勿沉迷手机。(2分)
  二、(1小题,共8分)
  6.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遥看是君家,。         (《十五从军征》)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韩愈《马说》)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
  ④,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岱《湖心亭看雪》)
  ⑤,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⑥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2)某同学收集了表达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生活哲理的诗句,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4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